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苏东坡巧评文章
日期:2012/05/16 09:17:29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常州在宋代的时候为州治,下辖武进、晋陵、宜兴、江阴、无锡等县。当时无锡有个姓朱的秀才,喜爱写文章,但他的文章,文理不通,经常还有错别字。
    苏东坡寓居常州的辰光,朱秀才自我感觉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便赶到州城,将自己的文章呈送给苏东坡,希望能得到他的称赞,自己也好扬扬名,吹吹。

    苏东坡接过文章一看,题目是《读过泰论》,心里暗自好笑,原来西汉贾谊有篇散文叫《过秦论》,朱秀才写成了“过泰论”,于是他笑着说:“当年秦朝发生洪灾,大水淹没了庄稼。难怪!难怪!”

    这实际上是苏东坡出的一个字谜,意思是“秦”字下面的“禾”字被“水”淹掉了,成了“泰”字。朱秀才见苏东坡没有直接点评这篇文章,一心希望苏东坡能帮自己美言几句,以便今后可在人前炫耀一番,就央求苏东坡:“苏大学士,当今世上,识才者少,忌才者多,一篇好文章假如没有名人推蔫,这篇文章就等于是废纸一张,请您帮我美言几句吧,学生感激不尽!”

    苏东坡一听朱秀才将推“荐”,说成了推“蔫”,真是好气又好笑,便挥笔在文稿上批了九个大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

    朱秀才见后,喜不自禁,连声说:“劳骂!劳骂!”他把劳“驾”,说成了劳“骂”,然后兴冲冲地拿了文稿就走了。

    回到无锡后,朱秀才从此有了吹嘘的资本,整天就拿了苏东坡的批字到处炫耀。然而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看了,都感到可笑,有位秀才忍不住了,便点穿了苏东坡的本意:“这哪里是表扬您呢?这是在批评您呢!”“这是怎么回事?”朱秀才愣住了。

    “你想想,‘高山滚鼓’有什么妙呀,你听听,‘高山滚鼓’是什么声音?”

    周围的人顿时笑了出来。

    朱秀才再细细一想,不对呀,这确实是苏东坡在批评自己的文章呢,于是他羞得满脸通红,拔腿就跑。从此,朱秀才再也不敢自我吹嘘了。

    苏东坡批的“高山滚鼓”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噗通!噗通!——不通!不通!”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古代书院校长桀骜不驯 皇帝都奈何不... 下一条:郑板桥的“生意经”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