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郑板桥的“生意经”
日期:2012/05/16 09:15:12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郑板桥的“生意经”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生活经历,最终形成了疏离正统艺术、标新立异、以怪为上的画风,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数千年来的中国文人,是耻于谈钱的,大多以为俗不可耐,而郑板桥却有着独到的雅俗观,以为拿画换钱没什么可羞耻的。30岁时的郑板桥,教书已经难以糊口,于是就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当了10年的职业画家,就是他在后来担任县令期间,认为“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倍”,并想好了自己的退路,要与李姓的朋友一起卖画为生,在《署中示舍弟墨》的信中写道:“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同老”。果然,他辞官之后,一直到病逝之前一直作为职业画家,卖画谋生20年。

    《申报馆丛书·续集》载,人们持金银来郑板桥门下求画,门堂外总是布满客人的鞋子,客人在里间默默地等待书画的出炉,买画的人不乏“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更多的买主则是盐商、徽商之类的富商大贾。

    郑板桥把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来推销,明码标价,按质论值,公开表明自己职业画家的身份。在《郑板桥集·笔榜》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意经:“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苏东坡巧评文章 下一条:苏东坡好戏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