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郑板桥的“镜品”:以镜鉴戒警人生
日期:2014/07/01 19:15:55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清代艺坛上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人说郑板桥“怪”,在他的“怪”中却蕴含了人文精神。其书品、画品、诗品均为世人称誉,但他还有一品,却鲜为人知,那就是“镜品”。

    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后不久,对当地出土的古铜镜兴了购藏之举。收藏铜镜不能说“怪”,那么,郑板桥“怪”在何处?潍县出土了各类青铜器,要说时尚,上古的礼器、乐器等仿佛更受鉴藏活动的重视。郑板桥是乾隆年间进士,乾隆帝曾颁布周代以前的十种礼器样式,置孔庙大成殿,推动了鉴藏活动对上古礼器的追求和尊崇。潍县县令郑燮要想选购些礼器,岂非易举?他却独独青睐于古铜镜,就已露“怪”倪。

    金德瑛是郑板桥同科状元,路经潍县,自然要看望共同经历了风雨的同窗。此时,金、郑都已成了白发点染的老人,相见时自然感慨万端。金德瑛获知同窗正因赈济灾民遭人诬告,分明感到他在把叙情怀中透露着一种慷慨悲凉、人生升华的无穷魅力。

    长夜苦短,相逢在潍县的两位老友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郑板桥从他购藏的100余面古铜镜中,精心挑选了5面,赠送给金德瑛,并赋诗道:“土花剥蚀蛟龙缺,秋水澄泓海月残。料得君心如此镜,玉堂高挂古清寒。”

    同窗友人亦在官途,必然头顶“明镜高悬”的大匾,而心中的明镜更要紧。赠镜赋诗,是要老友“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常常返观自照,做那明断高堂、解民倒悬的清官。金德瑛答以长诗,以“等闲长物无所以,照胆照妖殊可以。藉将鉴戒白头心,漏尽钟鸣庶行止”等句自明心志,表示与郑板桥皓首同心。

    郑板桥收藏古铜镜原来有此深意:他是要友、要己以镜鉴戒警人生。分赠友人的5面镜子,也许是偶然购得的珍贵之品,抑或是费力寻得的通常之物,却只要友人“君心如此镜”,这种行为意识代表了文人铮铮铁骨、涤污荡秽的清高自善,代表了文人两袖清风、关情遗爱的入世为众。

    郑板桥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大吏,颇能关心民生疾苦,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终因他私自开仓济民事,在金德瑛过访后一年,离任而去。

由此可见,郑板桥在他的诗品、书品、画品之外,还有一个“镜品”,同样也折射着他“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人生风采。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张大千热爱戏剧 孟小冬最后的清唱给... 下一条:齐白石的佳作“蔬笋气”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