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亦师亦友——吕凤子指点徐悲鸿二三事
日期:2013/10/10 09:27:50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吕凤子比徐悲鸿大9岁,徐尊称吕为老师。徐悲鸿19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愈窘迫,靠吕凤子和徐的亲友及湖州丝商黄震之慷慨资助,得以勉强度日。徐悲鸿与吕凤子两人性格迥异,某些艺术见解亦不同。

吕凤子(1886-1959),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在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主持教务九年。也曾任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专校长等职。1949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教过徐悲鸿学素描

1912年,17岁的徐悲鸿只身闯荡上海滩,想学西画却找不到门路。这一年,丹阳画家吕凤子在上海创办“神州美学院”。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经友人介绍,徐结识了吕凤子。吕凤子早年致力西画,精通水彩、油画、素描。听说徐悲鸿想学西画,吕凤子对他说:“学西画先要学好素描,打下基础。”于是他免费授艺,教徐悲鸿学素描。

吕凤子比徐悲鸿大9岁,徐尊称吕为老师。徐悲鸿19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愈窘迫,靠吕凤子和徐的亲友及湖州丝商黄震之慷慨资助,得以勉强度日。徐悲鸿希望能在工读之余,找到去法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但现实并不像他预想的那样,身无分文,怎能远涉海外?次年春,哈同花园征人画仓颉像,徐悲鸿应征,画了一幅长着四只眼睛的仓颉画像,未料大受赞赏。后住进哈同花园,当“家庭画师”,画了两个月。经总管介绍,拜康有为为师,习书法,书艺大进,声誉渐起。

1918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徐北上京华,任北平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春,徐悲鸿赴巴黎留学八年,于1927年回国。吕凤子爱才如玉,推荐他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那时“中大”艺术系分中国画、西洋画两个组。国画组由吕凤子及其大弟子张书旗和汪采白、陈之佛、蒋兆和授课,西画组由徐悲鸿、潘玉良执掌教鞭。西洋组不少学生选修吕凤子的课程,给了徐悲鸿一个启迪:“我的中国画水平不及西洋画,何不趁与凤子先生同事的机会,向他学习水墨画和书法,以求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NextPage]

他与徐悲鸿亦师亦友

吕凤子当时画名甚高,1925年冬大军阀孙传芳曾抛出2000块大洋,购买吕的一幅仕女画(遭拒绝,差点招来大祸)。徐悲鸿拜师心切,谦恭地对吕凤子说:“以前您教过我素描,现在我再向您学中国画。”吕凤子抱拳答曰:“您是西画大师,怎敢收您为弟子?”徐悲鸿坦诚说道:“中国有句古语:‘三人行必有吾师。’能者为师么,不必推辞。”吕凤子执意不肯称师,徐悲鸿转弯子说:“那就做个亦师亦友的同道吧!”吕凤子欣然应允。以后每逢散课,吕凤子就向徐悲鸿讲授中国画精髓与技法,有时还挥毫泼墨作示范。徐悲鸿的中国画画艺大进,他笔下的奔马、人物、翎毛、花卉,都受到吕凤子用笔的影响。

一天,“中大”西画组一学生问吕凤子:“凤先生,徐悲鸿老师拜在您的门下,听说张书旗老师以前也是您的入室弟子,您真了不起!”吕凤子连连摆手:“说‘及门’可以,说‘门下’实在不敢当!”这个学生不肯罢休,欲意叫吕凤子,再开列几个名字。吕凤子笑道:“我们做老师的好比育婴室里的奶妈,要吃奶时找到我们,等长大了,就都离开了。所以,认我作老师可以,不认我这个老师也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常有的事。”

两人其实性格迥异

1929年,吕凤子率领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赴庐山写生,他本人画了数十幅,所创作的《庐山之云》、《女儿城》成了他早期的山水画代表作。这些画摆脱了人间有形无形的拘束,所绘烟云变幻的山水,纵横浑洒,兴尽即止,不效法任何人,艺术个性强烈。

一天,徐悲鸿讲完课,特地找到吕凤子说:“不久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凤先生你该寄点作品试试。”吕凤子谦虚地说:“不行,不行,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徐悲鸿笑道:“你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凤先生莫属!”吕凤子连忙插话:“三百年来第一人之说实在不妥,不妥!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还没超过二百年哩……我岂敢忝列其前?”

说不服吕凤子,徐悲鸿便瞒着他,悄悄地把“中大”教师休息室内《庐山之云》卸下,寄往巴黎,代吕凤子报名参加。《庐山之云》在巴黎世界博览会美展展出,10个国家的大画家参加评奖,一致投票评定《庐山之云》中国画一等奖。几个月后,《庐山之云》又在中央大学教师休息室里出现,徐悲鸿这才对吕凤子说明此画出国参赛、获奖的经过,并将一枚圆形奖章面交吕凤子留作纪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在本校艺术系传为佳话。

徐悲鸿与吕凤子两人性格迥异,某些艺术见解亦不同。徐悲鸿曾私下对人说:“一山难容两虎。”有人将这话传给吕凤子听时,又添油加醋,想挑拨是非,吕凤子若有所思地说:“悲鸿先生说这话,也没什么恶意。我们的艺术教育场所应该成为人间爱的源泉,不应成为酝酿人间怨毒场所。”说得挑唆者面红耳赤。

徐悲鸿与吕凤子师生情谊延绵了数十年。建国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诚邀吕凤子北上,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吕凤子致函婉言谢辞:“谢谢好意。我的根在江南。”

1953年,徐悲鸿在京因病逝世;1959年,吕凤子在苏州辞世。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图)齐白石敬送毛泽东的砚台和画作... 下一条:(图)艺术史家苏立文去世 曾评徐悲...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