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图)吴镜汀与启功的师生情
日期:2013/08/12 16:24:3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启功为吴镜汀画作《幽谷春禽》题跋 
启功为吴镜汀画作《幽谷春禽》题跋

  侯 刚

  启功先生从小就有做一个画家的愿望,15岁时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一家都是老塾师,博通书史,虽不是作画名家,但对书画的鉴赏都有非凡的见识和素养,经常带启功到故宫[微博]观摩古代名作,对后来启功的鉴赏能力极有影响,打下了雄厚的基础。[NextPage]

 贾先生发现启功很有绘画天赋,愿意多学些画法和技巧,就主动把他介绍给著名的传统画家吴熙曾先生。吴先生,字镜汀,号镜湖,浙江绍兴人。吴先生那时专学王石谷,而贾先生一向反对王石谷画法的那样琐碎刻露的风格,学术观点不同,但二位先生的友谊却非常深厚,毫无芥蒂。和吴先生认识以后,启功先生经常往来于两位先生之门下,既提高了画艺,又增长了鉴别古书画的知识。

  启功先生深情地回忆,吴先生教他学画,极为耐心。他每每画了一幅自感有进步的作品,拿去请老师指教时,先生总是给予鼓励,喜形于色地说:“这回可是塌下心画出来的啊!”然后针对他的作品,教他一些重要的绘画窍门,每次指教都使他有新的领悟,再画时又进一步提高。吴先生教画时,绝不笼统地空谈,而是在讲到某家某派的画法特点时,耐心地随手演示一番,确切地指出某家某派在哪里不同,使学生听了他的讲解,不但顿悟而且而且能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技法。时隔几十年后,启功先生还经常给后学回忆年轻时跟随吴老师学画的情景,想着如何回报老师的教导之恩。

  吴老师为了让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鼓励他参加书画界的艺术活动。先生介绍他加入“中国画研究会”“中国书画学研究会”,还推荐他的画作参加北京市举办的书画展览。由于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在吴老师的教导下,启功艺事猛进,二十多岁时即在北京的画坛崭露头角。

  启功随吴先生学画,并不囿于先生的成路,既能领略吴先生的笔意,又有自己的创新,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擅长画山水、竹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曾作画卖钱补助生活,有不少佳作流入社会,受到书画收藏家的青睐。有专家评论他的画,最大的特色是以画内之境求画外之情,画境新奇,境界开阔,取法自然不矫揉造作,耐人寻味。近几年来,每年的书画拍卖,都能见到启功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绘画作品,被书画爱好者收藏。可见,他的画早就出了名,只是自50年代以后,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日不暇给,绘画不如写字省时,只得忍痛罢手了,所以除了他的老相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家。

  1992年春节后的一天,一位吴先生的后人拿着吴先生早年的一幅《江山胜览图》黑白草图,请启功先生鉴定作跋。这虽是一件草图,但经过多年的劫难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此稿上已有潘洁兹先生的跋文,潘先生也曾是先生的学生,启功先生阅后心情激动、感慨万千,随后跋曰:“长卷江山胜览图,层崖险峻树扶疏,门生白首瞻遗墨,掩泪难为跋尾书。一九九二年新春受业启功敬题,时年八十。”[NextPage]

时隔五年之后,1997年冬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功先生在京广大厦翰墨拍卖的预展会上,看到了吴先生作于1932年的《江山胜览图》彩色长卷,他喜出望外,回忆起60多年前在一旁亲见吴先生精心作画的情景,历历在目。“画面上,洪波浩渺,青山叠嶂,气势磅礴,遗憾的是当时吴先生还在创作之中,未看全貌。今日重现,又被后学我无意间遇到,是我和老师的缘分啊!”启功先生当即决定高价收下,并托请香港翰墨轩主人许礼平先生制版影印出版。他说:“我买下这手卷不是为了收藏,能让先师的佳作广为流传为之不朽,也是我回报恩师的一桩心愿。”

  后来,在《江山胜览图》出版的时候,他特意作跋:

  吴镜汀先生讳熙曾,书斋额署“灵怀阁”,原籍浙江山阴。先世经营药材,居京师已历数世。先生自幼嗜画,出于天赋。从吴兴金巩伯(绍城)先生学,临摹宋元名作,备得笔墨窍要。于王石谷画法尤有天然契合,下笔即得酷肖。尝谓临古画至少须三遍,始能识其笔趣。曾见先生临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影印本,至十余遍,其刻苦工夫,为后学所不尽知。

  中年获识淳安邵次公(瑞彭)先生,闻填词之法。归而一夕填《菩萨蛮》二十余首,翌日邵先生见之,惊为奇才。其后兼作小诗,并极精美铿锵,惜身后诸稿俱散,今人但知先生擅画,罕知其韵语之妙。

  先生指导后学,口讲指画,谆谆然无所吝惜,见弟子艺有进益,先生莫不喜形于色,而指授愈详,于此足觇先生品学,卓然师表而无愧焉。

  先生生于清光绪癸卯(1903年),卒于1972年,年69岁。

  受业启功敬识。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图)儿子忆钱学森:一把芭蕉扇3个... 下一条:梵高《加歇医生》为何是最有价值的肖...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