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四则小故事:当铺的由来,王羲之为练字出奇招,“右军”和“左军”分别是什么,《兰亭序》是在兰亭那写的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
当铺溯源
十九世纪,法国及欧洲其它国家出现了当铺。据说,古罗马的天主教会便经营典当业,这可以说是欧洲大陆当铺的起源了。
中国的当铺比欧洲早出现一千多年,据《南史·甄法崇传》记载,说明质库(当铺的旧称)起源于南北朝,起初是南朝的寺庙经营,以后达官贵族也多开设。到了唐宋,·典当业日益发达。南宋大词人陆游作的《老学庵笔记》卷六载:今日僧寺辄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长生库成了譬时当铺的别称。元朝称当铺为解库,解典库、解典铺。明朝除旧称外,又有当铺、典铺、典当等名称。“当铺”之称始于明代。民间当铺的发展是清代以后的。

当铺最初都是以社会救济事业的面目出现的,后来便渐渐发展为收取衣物等不动产作质押放款的高利贷的典当商业了。其质押放款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五成以下,利率极高,剥削严重。我国解放后,典当这一行当被停业了。
养鹅与习字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鹅”字,笔势那么精妙入神,难怪有那么多的历代名人在它的四周留下了赞语。它是王羲之的杰作,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咸康六年,王羲之在庐山南面金轮峰下的玉帘泉附近,营造别墅。玉帘泉是被喻为“奇观”的著名瀑布,这个瀑布“悬瀑如散丝,随风悠扬,坠潭无声,最为轻妙。”庐山的奇峰秀壑,飞瀑流云,与王羲之高旷潇洒的志趣和气度极为适应。而庐山自然景色的神奇变幻,又是他书法意境所需要的借鉴。

王羲之在庐山养鹅,一是喜爱鹅的高洁,一是体察鹅的神态。为了习字,他观察鹅颈转项和鹅掌拨水的种种姿态,以便研习如何转腕,这可说是一种习字的仿生学。据说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部《道德经》,他知道王羲之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当王羲之走过那道士屋旁时,见到河里有一群鹅正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他要求道士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当场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书。后来李白为此大为赞赏:“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帚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王羲之养鹅与习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庐山别墅后侧的山涧中,筑了一个“鹅池”。这个“鹅池”与“临池学书”的“墨池”异曲同工,都为他书法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
“右军”与“左军”

晋代大书法家王右军(羲之)爱鹅,他大概做梦也不曾想到,后人竟会因此而把鹅也唤做“右军”。宋庄绰《鸡肋编》说,前人书信中有“汤燖右军一只”的字样。同书另引张文裕的话说,有个叫邓雍的人曾给张一纸请柬,柬上说:“今日有人惠赠左军,我已经叫人准备饭食,请来我家同享。”张不知柬上“左军”是什么东西,吃饭时方知乃是鸭子。经请教,原来因为鹅唤右军,鸭在鹅下,故称左军了。据说宋时江淮一带对鹅鸭确有此种叫法。
兰亭和《兰亭序》
兰亭,在浙江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的兰诸山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王羲之
在这建筑群中,有池、水、亭、祠、碑,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园。这里绿竹生凉,翠谷如茵,曲水泛绿波,新荷透粉红。古朴典雅,富有山村野趣。
兰亭的中心建筑是《曲水流筋亭》。如今在亭内挂着一幅扇形人物山水画,描绘着王羲之和友人在水边饮酒赋诗的情景。那是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当时作会稽郡内史的王羲之,率同好友谢安,孙绰等及子侄辈共四十二人到此修楔(即祭礼),做了个“曲水流殇”的游戏。即是让大家列坐水旁,将酒杯放入溪涧之中,听任溪水飘流,酒杯停在谁身旁,就罚谁作诗,不成诗者罚酒三杯。据记载,即席赋成二篇的有王羲之、谢安等十一人,赋出一篇的有十五人,其余十六人因诗不成被罚酒三巨觥。王羲之汇集诸人诗文。乘兴写了一篇三百二十五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

这幅《兰亭序》原笔记一直是王氏传家之宝。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他从王羲之后裔那里把此真迹弄到手,不仅日夕摩挲,临死还作为殉葬品埋入坟墓,从此《兰亭序》真本便绝迹人间。后世所传,多为唐人摩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接近真迹。现存的兰亭回廊四壁上。嵌着历代名家摹刻《兰亭序》的碑石。

兰亭后院“御碑”的正面是康熙手录的《兰亭序》,背面是乾隆的御笔《兰亭即事》七律诗一首,昔日的兰亭早已淹没在鉴湖之中。明代嘉靖年间,绍兴知府沈份才在原地重建兰亭,清代康熙时,又行修葺,并写了《兰亭序》镌刻在“御碑”的正面。
近年,兰亭古迹整修一新,已成为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