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徐悲鸿的印度故事
日期:2012/04/24 10:42:24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徐悲鸿为了领略印度乡土风情,他曾长途跋涉至东北丛山峻岭中的大吉岭城,漫游在北方辽阔的大平原上,骑马驰骋于风光旖旎的克什米尔。那里变幻莫测的景物,激发了徐悲鸿的创作热情,他在大吉岭画出了不朽的《愚公移山》及多幅群山中的密林素描。 当他北望清晰可见的巍峨喜马拉雅山时,劲笔画成《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之山林》国画和《喜马拉雅山之晨雾》油


      我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期间,访问过许多印度城市,接触了很多印度文化机构和文化界人士。在当地我听到许多徐悲鸿在印度的往事。  
    1940年初,徐悲鸿应印度文豪泰戈尔的邀请,前往加尔各答国际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他受到该学院院长、印度著名画家南达拉尔·鲍斯的热情接待,并为他在讲学和生活上作了周到安排。 
    他在讲学之余,经常与60岁才开始从画的泰戈尔切磋画艺,或伏案挥毫作画。为了捕捉印度特有的景物,他常常漫步在校园附近的乡间小道上,一旦发现激起他灵感的情景,便立即停步,坐在一块青石板上,或蹲在草地上开始写生,先勾画草图,回屋后泼墨成画。当时画出的田间、农庄的水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群牛在阳光下懒散地反刍或打盹,有睡眼惺松的水牛躺卧在水中,露出半截身子。他还画有印度各种缤纷夺目的花卉,艳丽玲珑的小鸟。这些翎毛花卉笔法自然,刻意创新,具有浓厚的异国风韵。 
    徐悲鸿为了领略印度乡土风情,他曾长途跋涉至东北丛山峻岭中的大吉岭城,漫游在北方辽阔的大平原上,骑马驰骋于风光旖旎的克什米尔。那里变幻莫测的景物,激发了徐悲鸿的创作热情,他在大吉岭画出了不朽的《愚公移山》及多幅群山中的密林素描。 
    当他北望清晰可见的巍峨喜马拉雅山时,劲笔画成《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之山林》国画和《喜马拉雅山之晨雾》油画。他在佛教圣地鹿野苑画出了佛陀涅槃、佛教遗址和古迹素描。在北方邦画成了恒河景色。克什米尔的骏马,使他赞叹不已,通过对马的细致观察,领悟到马的骁勇、驯良和忠实的性格,使他此后笔下的“奔马”更有光彩。 
1940年2月,为争取印度独立而奔波的圣雄甘地来到国际大学,泰戈尔将徐悲鸿引见给甘地,在匆匆的会见中,他为甘地画了一幅速写,甘地看后十分高兴,并在画上签了名。当时泰戈尔向甘地建议,在印度举办徐悲鸿画展,立即得到甘地的赞许。此后,在加尔各答市及国际大学相继举办了两次徐悲鸿画展,泰戈尔亲自为此画展写了序言。

    徐悲鸿还广交印度朋友,热情地接待每个来访者。在他的相识中,有一位挚友名叫苏蒂·森,是在美国定居的经济学家。森在回忆起昔日与徐悲鸿友好相处的情景时,仰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森说,他第一次在中国学院拜访徐悲鸿时,受到主人醇香中国茶的款待。

    当时徐悲鸿给自己的印象是,他虽已是44岁的中年,但外表仍很年轻,满头乌黑秀发,清秀的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森赞扬徐悲鸿平易近人,对人总是笑脸相迎,与周围所有的人都友好相处。他既矜持又坦率,思想丰富又喜爱沉思,使人感到他外表冷静而内心沸腾,对绘画艺术有执著追求和刻苦精神。森称赞徐悲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并对欧洲文化十分熟悉。他们曾相互谈起各自在欧洲的经历,以及巴黎的罗浮宫、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名画。

    森自豪地说,自己至今珍藏着徐悲鸿的一幅奔马图,当抬头看到挂在书房墙上的那幅骏马图,就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也回忆起与画家的深厚情谊。当笔者告诉森,北京建有徐悲鸿纪念馆时,他无比兴奋,并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参观这座艺术殿堂,拜会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以重温他们昔日的友情。

    1940年11月,徐悲鸿结束了旅印讲学。当他临行前向躺在病榻上的泰戈尔告别时,泰戈尔恳求徐悲鸿为自己选画。他满足了泰戈尔的愿望,与南达拉尔·鲍斯一起,花费了两天时间,从泰戈尔的2000多幅绘画中选出了300幅精品。泰戈尔对此十分满意和欣慰。不料,这次见面竟成了他们的最后诀别。徐悲鸿抵达新加坡后,听到泰戈尔的噩耗,万分悲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印两国人民友好来往增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曾与徐悲鸿相识的印度朋友,更加怀念徐悲鸿及其艺术成就。1985年11月,“徐悲鸿画展”应邀在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及国际大学等地展出。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随展前往印度,参加了新德里的开幕式,并专程访问了徐悲鸿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徐悲鸿的画展在各地受到热烈欢迎,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满了热情的颂扬赞词。当时的印度总理拉·甘地还携全家观看了画展,他对徐悲鸿的高超画艺及其对印中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徐悲鸿在印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经常出席各种文艺演出,特别热爱泰戈尔主创的歌舞剧及民间舞蹈。他虽然听不懂孟加拉语和其他地方语的歌词,但仍竭力吸收印度各民族的文化。画展对他更有吸引力,总是热情地应邀出席印度画家的画展。他参加社交活动或出外旅游时,都会与当地群众交友攀谈,细心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当地风土人情,从中汲取绘画素材,此后画出了多幅印度妇女、男子、乐师和美术学院师生的速写,并为泰戈尔画了10多幅素描、油画和中国画。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王羲之错把墨汁当酱 下一条:张光宇——中国美术史的最大遗忘...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