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范迪安:让更多的藏品与公众见面   Hits:1481   Date:2013.09
“作为一个老委员,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今年会风的转变。大家用更加朴素、务实的精神来参加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这种新的会风在不久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我们一方面要提倡朴素、扎实的作风,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国家建设,把平时从文化艺...[详细内容]
卢禹舜:艺术节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Hits:2065   Date:2013.09
卢禹舜作为本届全国政协新委员,提出了三个提案。这三个提案也反映了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热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规范的艺术评奖制度;如何扩大艺术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在提高全民族素质上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卢禹舜对《美术文化周刊》记者表示:“经济可以全球一体化,但文化不能一...[详细内容]
孙其峰:我的治艺之路   Hits:1486   Date:2013.09
编者按: 孙其峰从艺八十多年来,在绘画、书法、篆刻和画论诸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渊博的学识与宽广的胸怀,淡泊名利的心境与甘于奉献的精神,完美阐释了人品即画品。九十三岁高龄的孙其峰如今住在天津总医院疗养,家人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仍然热心指导后学、笔耕不辍。值此“中国美术奖·...[详细内容]
杨晓阳:文化追求的目标应明确   Hits:1494   Date:2013.09
新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今年带来了3个提案:《中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刻不容缓》、《有计划地改变中国的美术学院西化为主的现象》以及《书法教育要从一年级抓起》。 杨晓阳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详细内容]
冯远:任何挑战人类底线的“艺术”都会被时间淘洗...   Hits:1492   Date:2013.09
近日,活动走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在凯里学院作了题为《从生活到艺术》的讲座,并回答了学生及老师们所关心的当代美术创作热点问题。以下是问答环节部分内容,体现了冯远对当代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问题一:对于“中国画...[详细内容]
蒋再鸣:艺术市场仍有漏可捡   Hits:1469   Date:2013.09
□藏家传经  19岁那年,他向父母借了2000元钱入藏了沈周的一件青绿山水作品,半年后,以1万元出手。从此他有了人生第一笔艺术品投资资金。再后来,黄宾虹、周思聪、卢沉等响当当的名家作品他都有收藏,他就是策展人蒋再鸣。每年只策划一个艺术展览的他,在策展之余还热衷收藏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作品。...[详细内容]
张如兰:收藏不是人人都能玩(组图)   Hits:1465   Date:2013.09
  人物名片  张如兰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首先我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明确一点,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张如兰表示,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注意是要收藏还是要投资,如果是收藏,那么你喜欢就行,通过这件东西你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传承,那就可以了。而...[详细内容]
诗书印人生一路观靓景   Hits:1537   Date:2013.09
杨平,男,汉族,河北行唐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澄霞诗词社副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理事,北京书协会员、石景山区书协副主席。创作主张个性鲜明,用笔简约,雅俗共赏,注重内功与外功、作品与人品、艺术与人生的和谐统一。2011年1月2...[详细内容]
黄永玉:全身青苔时出这书喜剧又悲剧(图)...   Hits:1421   Date:2013.09
画家黄永玉。 江弢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动笔,70年后已经虚岁90的画家黄永玉终于在昨日推出了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一个老头,到了90岁,脸上、全身都是青苔时才出这本书,又是喜剧又是悲剧。”在新书发布会上,黄永玉如是说。[NextPage] 家...[详细内容]
郎绍君:意笔泼墨——看王健尔山水新作(组图)...   Hits:1422   Date:2013.09
王健尔 寒江雪霁图 136×68cm  王健尔早起的作品,我见得很少,但知道他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从师陆俨少,继而与谷文达、卓鹤君一起读了陆先生的研究生,深得陆氏画法三味,还临摹过不少古代作品。研究生毕业后移民澳门,在新的环境中,他受到更多现代绘画的影响,一度探索抽象泼墨。1999年返居上海...[详细内容]
记青年田园画家尹晓军---陆地   Hits:1403   Date:2013.09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画家正努力的寻找一条和本民族文化结构相吻合的艺术样式,在当下的画家中,尹晓军可谓对国画的语言探讨的是较出色的一位,我们从他的画中就能完全能感受到中国传承文化的脉络,在这多年的东方式图像的探讨和研究中,不断的否定和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思维定式,无论从形式到内...[详细内容]
杨茂森:培养学生读、写、说美术史的能力...   Hits:1347   Date:2013.08
编者按:作为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美术史是其工作、实践的必备基础,如果不了解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前人的美术实践经验,便开始艺术创作是十分艰难的,更不用谈研究了。而作为初学者、美术爱好者或者作为艺术家、批评家,应该怎么学习美术史呢?而学习美术史的重要性又在哪里?记者针对这一问题请教了四...[详细内容]
访著名写实油画家王沂东(图)   Hits:1383   Date:2013.08
他从齐鲁大地走来,携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踏遍祖国山河,又回归故土,以写实笔触,将古典主义表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用浓郁的红色与黑色对比渗透来展现含蓄动人的东方美、内在美。其画作,深厚中以灵秀点睛,如品一坛陈年老酒,满溢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采的醇厚,却又能回味出中国...[详细内容]
访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   Hits:1309   Date:2013.08
刘曦林是美术史论家、书画家。1942年出生,山东临邑人,早年启蒙于书画家张茂材门下,就读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前身),深得于希宁、关友声等教诲。后在新疆《喀什日报》任美术编辑;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书画创作,现...[详细内容]
黄永玉:我的技能都是“捡”来的   Hits:1377   Date:2013.08
26日上午,国家博物馆,90岁的黄永玉和首都媒体记者们坐在了一起。老人一身布衣,老顽童的样子。   10天前,黄永玉大型画展在国博低调开幕。这是老人一生艺术创作的缩影。80岁以后的创作,占据画展重头,以更加多彩、多变、多元的呈现,让人惊叹艺术家永不衰竭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各色...[详细内容]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次:19/29页 共有432篇文章 转到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