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张如兰:收藏不是人人都能玩(组图)
日期:2013/09/10 09:41:1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张如兰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人物名片

  张如兰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首先我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明确一点,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张如兰表示,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注意是要收藏还是要投资,如果是收藏,那么你喜欢就行,通过这件东西你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传承,那就可以了。而如果要投资,那就一定要买适于市场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能够升值的文物。

  “就拿玉来说,对于大众收藏来讲,大家对玉很感兴趣,不但可以收藏,也可以作为一种装饰。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只要你觉得玉质上白、润,那你就一定收藏到好的东西了。比如说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韩料这些都叫和田玉,但实际上它们产地是不同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就看你要投资多少。你说我就几千块钱买一真正和田产的,就很不客观。但是我觉得我们买一件镯子喜欢戴,作为一种装饰,也没有什么,你喜欢就行。你通过这件东西愉悦你的心情了,那么你也达到收藏的目的了。”[NextPage]

清乾隆海水海兽纹熏炉

  清乾隆海水海兽纹熏炉

  收藏要给自己一个定位 少信“讲故事”

  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经济实力,能够投资经济价值很高的藏品,对于这一点,张如兰表示“收藏其实就是和生活成反比的,比如说宋代的‘五大名窑’,我劝一般的老百姓就不要去沾这个。这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是说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另外,五大名窑的藏品都是传承有序的,不是说有些人讲故事,祖辈传下来的,或者从哪儿挖出来的。”

  张如兰强调,大众在收藏当中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济能力来进行收藏,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经济也是有限的。是收藏瓷器、玉器还是铜器,不是说别人给你介绍什么你收藏什么,而是一定要先掌握知识,从理论上先了解它的特点。

  “比如我收藏瓷器,收藏老窑,我就研究宋代,收藏明清瓷器,我就研究明清,起码要从理论上弄清特点。比如我收藏粉彩,我要知道粉彩从什么时候开始。粉彩康熙末年出现,你说你有一明代粉彩,那肯定是买假了。”

  在张如兰看来,作为一般工薪阶层,收藏的时候可以从低端、初级的开始,再不断的提高,淘汰一些不好的,再买一些好的收藏品。收藏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淘汰”自己藏品的过程。“你不能说一开始就收藏乾隆官窑,那你接受不了这个价位,在知识点上可能也差。要从低档做起,逐步提高自己。我们从头做起,一定会在收藏中得到好的效果。”[NextPage]

收藏心态很重要 捡漏不靠谱

  有了明确的收藏定位,在收藏中还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张如兰给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

  第一点,对于今天的收藏市场上来讲,信息比较灵通。很多博物馆也免费向大家开放。大家可以多去看展览,通过展览了解市场上卖的东西和它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要让大家提高自己的眼力,了解祖国文化,还是多看博物馆。

  第二点,我希望大家在收藏当中多买一些博物馆出的正确的书,大家就会了解(文物)各个时代的特点。多学习知识,我们的收藏水平才能不断提升。在收藏时一定注意什么是老的,什么是新的,一定注意别买假的。不怕买贵,一定要买真。现在的收藏渠道很多,不管哪种渠道,一定要多了解,多看、多学习,掏钱的时候多注意。

  第三点,大家在收藏当中切记不要有“捡漏”的思想。如果说我花2千块钱买一乾隆官窑,在今天来讲是不存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捡漏只能说是个别现象。我们一定要了解市场信息,一定不要抱有幻想。踏踏实实的来收藏,这样才能在收藏中得到快乐,保持升值。

  另外,张如兰表示,收藏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玩收藏主要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提升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NextPage]

收藏渠道多样化 诚信才能有回头客

  文物商店、古玩市场、拍卖公司,现在的收藏渠道可以说越来越多元化,展览、文博会、电视鉴宝,各种收藏活动也层出不穷,作为大众又该如何选择?

  张如兰认为,文博会也好,电视节目也好,特别是众多博物馆现在都免费对外开放,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给大家学习知识的机会。希望通过博物馆展览,通过展销,通过媒体,使大家了解祖国文化,不断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识。收藏作为大众来讲,不在于你收藏的东西真与否,贵重与否,而在于通过你的收藏,来了解文化的传承,提升大众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现在博物馆、考古都在不断发布新的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正渠道,我们多看正渠道发布的消息,和市场上一些东西对比,哪个真,哪个假,那么你就可以有很好的收获。”

  “秋季的拍卖也马上开始了,各大拍卖公司都会有艺术品的拍卖,我们就可以去看,去研究。每年我们都有文博会,全国各地文物公司举办的展销,都可以看到实物,可以上手,这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买到真东西,得到学习。”

  谈到选择哪种收藏渠道,张如兰表示无论哪种渠道,一定要选择有诚信的。任何商店,只要你诚信做得好,都有回头客,大家都会喜欢你,把你作为一个学习和宣传的基地。东西保真,那大家就会对它有期待,就会有回头客,会有认可度。

  “我希望大家收藏走的正。收藏不是人人都能玩的,得有文化,不能盲目投资。学习、了解文化是主要的。有文化内涵的收藏,才有经济价值。了解了文化才是真正地走进了收藏。”[NextPage]

收藏贴士

  收藏文物首先要了解文物

  我们一直说文物收藏,那么到底什么是文物,它有哪些特性呢?

  “按国家规定来讲,1949年以前,凡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这些历史遗存物,我们统称为文物。作为文物,它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过程当中留存下来的遗物,作为历史的产物,都具有时代的特点,就是说它具有历史性。

  而说到科学性,每件文物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通过研究这个文物,就能了解到当时的生活状况。“比如说我们研究石斧,我们了解史前文化,了解当时人的生活状况。研究民俗文物,比如说绣衣,我们就可以知道织绣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地区的织绣有哪些特点,了解民族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实际的文物,来了解我们文化的传承。”

  “还有一个艺术性。文物的艺术性越高,今天来讲它的经济价值也越高。”张如兰用我们吃饭的碗来做比喻,“比如说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如果是老百姓用的碗,那我们说它只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用品,在经济价值上就不是很高了。而如果在乾隆当时来讲它是一个艺术品,皇上用过的,那么它就集中体现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当时的艺术水平,在今天来讲经济价值就高。”

  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除不少藏友的困扰,很多藏友觉得我的东西流传年代那么久了,怎么也不值钱呢?就因为是生活用品。比如明代腌咸菜的坛子,今天来讲,只有历史价值,体现了时代特点,可以作为民俗文化来研究,但在经济价值上就不是很高。

  张如兰提醒广大藏友,作为一个守法公民,在收藏当中首先一定要了解文物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切记出土文物、出水文物不可以收藏,同时,地上文物遗迹和地下文物不在收藏范围之内。对于大众收藏来讲,能够收藏的一定只是传世文物。

  关于铜器收藏

  张如兰:比如这件铜的佛手香炉,现在仿的也很多。这件东西它是清代的,它就做的比较好。为什么好?它比较形象生动,佛手做的很有感觉,做的很象形,一看到这个东西就觉得品质比较好。另外从铜质来看,和现代有很大区别。现在仿的,它的铜质我们叫再生铜,不像过去的铜质那么好。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判断它的好与坏。

  再比如这个黄铜的熏炉,上边有海水、海兽,它底下还有个款“大明宣德年制”。但是这个东西写的大明宣德,它实际上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我们知道宣德炉在收藏当中比较热,但实际上宣德炉流传下来很少。首博和故宫展览都有宣德炉,它的铜质和造型和后世是不一样的,它是代表了明代的风格。但我们看这件熏炉,它的造型也很生动,尤其是海水还有海兽的刻画。底下莲瓣也表现了清代中期的特性。这个在过去来讲也是一件比较有档次的收藏品。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蒋再鸣:艺术市场仍有漏可捡... 下一条:诗书印人生一路观靓景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