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收藏视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收藏视野 >> 内容
郭颖:浅谈翡翠其名的来源
日期:2012/04/28 08:59:21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之称,玉器伴随着中华民族至少走过了7000年的历程。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的踪迹可寻,至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等已有精美的玉器大量涌现。可以说玉石及玉器的演变记录了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孕育、发展的历程。也正是这种深厚的玉文化之底蕴,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以其天然艳丽的色泽、缜密坚韧的质地成为了玉石家族中一个重要的后起之秀,而且其价值在近二百年的演变中日益升高,并远远超出了我国传统的玉石——透闪石质软玉。自清朝至民国年间,翡翠基本上还是流通于那些达官显贵、豪门巨贾的掌股之间,成了他们显示身份地位的标记和浓缩财富的珍藏品。现在,翡翠完全走向大众市场,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美化生活返朴归真的爱美情趣;另一方面满足了人们追求财富、保值甚至升值的强烈愿望。

  翡翠其名

  南朝的徐陵(公元507-583)曾在《玉台新咏》序中云:“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章鸿钊先生据此而在《石雅》一书中认为:“以翡翠对琉璃,亦当为玉类。且笔床必无以鸟羽为之者。则六朝之际,其名固犹在人间也,至唐其名以不可考。”目前我国很多学者说认为南朝就有珠宝“翡翠”的根据,也大多由此而来。

  仅仅根据古人文字对仗的“翡翠对琉璃”,琉璃可以指多样的彩色,翡翠则可以代指红绿鲜艳的颜色。琉璃对翡翠并不一定必须理解为宝玉石的类比,更可以理解为颜色的对比,因此,就对仗本身而认为南朝的翡翠“亦当为玉类”,尚显牵强。秦汉的砖瓦砚、魏晋南北朝的瓷砚与陶砚、唐朝凤形的石砚及至唐宋时期形成的四大名砚等,用什么材质制作笔床、笔匣、笔格之类,并无一定之规,玉石之类固佳,金铜瓷木亦可。在南朝之前的汉朝,就有使用“翡翠羽毛”装饰“笔匣”的先例。“春洲惊翡翠”;“衔花翡翠来”;“翡翠戏蓝苕”等诗句中的“翡翠”指的都是鸟名,有的学者将它们作为玉石翡翠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也有人因此认为中国人用翠的历史可上至唐朝甚至汉朝,则更是错的不着边际。

  在中国古代,翡翠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其毛色十分好看,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但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翡翠”源于鸟名。汉许慎在《说文》中解释:“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在各个朝代的文人墨客的诗句中,也经常出现有关翡翠的词句。如唐朝大诗人杜甫在《重过何氏五首》中说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金初著名诗人蔡松年在他的诗《鹧鸪天赏荷金》中也曾说到:“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明朝文徵明在他的诗《莲房翠禽明》中说:“锦云零落楚江空,翡翠翎边夕照红;愁绝开桡烟水外,秋香吹老一滩风。”

  翡翠一词除作为鸟名被广泛流传使用外,更多的时候转为鲜艳颜色的代名词,即翡红与翠绿。到了清朝,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宫廷,尤其是绿色的翠羽深受皇宫贵妃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等。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宠爱。这些玉石的颜色也多为绿色、红色,且与翡翠鸟的羽毛色很相同,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应在中国民间流传开了。由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收藏书画巧选择 下一条:宣德青花的历史与审美
→相关文章

·青州寇培深与“天下第一品”   
·银行承销团版装帧币将是未来装帧币市场的主角   
·看涨贺岁牛流通币的六大理由   
·贺岁牛装帧币,收藏、投资、礼赠皆相宜   
·书画收藏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收藏书画的门槛很高   
·关于“2021年贺岁”普通纪念币普制币 装帧销售事项的公告   
·书画收藏专家尹光华在乡下谟讲课   
·书画鉴藏专业委员会在雨湖区白石古莲城成立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