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收藏视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收藏视野 >> 内容
王翚书画为何异军突起
日期:2012/04/26 10:14:45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在古代书画拍卖遭遇寒流,由热转冷的2011年,清初“四王”之一王翚的画作一扫以往不温不火的态势,强势崛起,成为这一板块中的中坚力量。在康熙庚寅年作《唐人诗意图》以1.265亿元成交,并有十余件精品拍价过千万元的状况下,每平尺均价由两三年前的一二十万元,一举暴涨到百万元区间。为了探究此次暴涨的原因,解读收藏鉴赏王翚画作的要点,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书画鉴定家、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的张蔚星先生。

  王翚画作仍有上涨空间

  对于王翚画作在2011年的强势崛起,张蔚星认为,就目前的价格来说,王翚已经进入了古代书画投资的第一板块。但现在的价格还不到位,不能体现出王翚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在未来的几年,王翚的普品应该保持在每平尺三四十万元,被《石渠宝笈》著录过的画作,应当轻松拍出数千万元。因为据粗略统计,被《石渠宝笈》著录过的王翚画作,虽然多达近百件,但能够拿到市场上交易的不过15%左右。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曾经下大力气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王翚画作,现在江南地区的漏网之鱼数量非常少。

  资料显示,从清康熙到民国,以王翚为代表的虞山画派成为当时众多山水画家学习的对象,这一画派的影响明显超过了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例如,南方有吴湖帆、冯超然、陆俨少,北方则有胡佩衡、吴镜汀、启功为代表。张蔚星说,基于广泛的影响力,王翚的画价一直处于书画交易市场的顶部。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画价即可与前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相媲美。而在抗战胜利后,北京琉璃厂八家大古玩商在联合购买王翚画作的时候,甚至需要用掉三四百根金条,画价直追宋元名画。可见,在今天的拍卖市场上,王翚的画作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

  王翚赝品鉴定很麻烦

  自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兴盛以来,藏家推重的清代画家,主要以石涛、八大、扬州八怪为代表,对“四王”这一路所谓正统派人们似乎并不太感冒,画价长期波澜不惊。对此张蔚星介绍说,清初 “四王”,在清代乃至民国时期一直被推为画坛主流,山水画正宗。特别是王翚被誉为中国传统山水画技巧的集大成者,画作完美地融合了“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唐人气韵。”他的老师王时敏曾论:“石谷画道甲天下”,“罗古人于尺幅。萃众美于笔下者,五百年来从未见之,惟我石谷一人而已。”

  但是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清代帝王服务的经历和没有创新的守旧画法,使王翚在五四运动以后,遭到了全面的否定,被划分为另类走上了下坡路,被认为是造成“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的根源(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陈独秀在《美术革命》一文中称:“人家说王石谷的画是中国画的集大成,我说王石谷的画是倪黄文沈一派中国恶画的总结束。”

  直到几十年后的1985年,“四王”美术研讨会的举行,王翚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才重新恢复,再度成为清代山水画的第一代表。但市场对学术的反应是滞后的,三十多年的认知空白,使这一代藏家明显缺乏对王翚艺术的鉴赏能力,再加上作为一代大家,市面上存有大量的王画作赝品,导致了人们不敢贸然上手。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曾撰文指出,在清代晚期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仿造的王画作赝品,当时作假者中有七八个人水平较高,其中尤以薛宣最为知名。此人曾自夸“不参二王”,意即可与王原祁、王两名家并列。据知,薛宣曾长期和王学画,所以仿作的作品水平很不错,款识也很接近,鉴定起来很麻烦。

  王真迹多有尖刻感

  针对王翚画作的鉴赏,张蔚星介绍,王翚是一位勤奋多产的画家,成名很早,年岁又很高,从20到86岁,有长达七十多年的绘画生涯,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清代公私著录画目就有374幅,其中《石渠宝笈初编》著录17件,《石渠宝笈重编》著录54件,《石渠宝笈三编》著录26件,其他私人藏家著录200多件。

  王翚的画作形制多样,有长卷、立轴、册页、扇面等装裱形式。质地有纸本、绢本,新旧程度不一。从绘画品质上考察,风格多样,水平高低悬殊,画面艺术效果差别较大。有的笔精墨妙,精彩之致;也有画面平庸、笔墨技巧一般的作品,还有些作品笔法拘谨构图死板,技法低劣。将这些画作对照比较很难相信出自一人之手。

  王翚伪作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上自清初康熙年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建国以后到八十年代末,基本没有伪作出现,九十年代以来作伪重又兴起。这些赝品形式、种类、题材都很齐全,内容以仿古题材为多,作伪方式有对临原作,也有根据王惯用笔法拼凑而成,还有一些形式内容与王翚风格关联不大的臆造品。这些赝品中虽然不乏高水平制作,但大部分技法较差,比较容易鉴别。

  张蔚星介绍,从鉴赏的角度看,王翚画作的风格变化比较大,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年学古,中年比较尖刻,晚年圆浑。由于早年在摹古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以王翚早期和中期的画作面目很多,无论是北宗的山水、还是倪云林、沈周、唐寅都能信手拈来,画得出神入化。但这类画作有一个总体的趋向,就是无论是画北宗还是南宗用笔都会很尖,画面有很尖刻的感觉,这种状况到晚年好了一些,逐渐趋向圆浑。 同时,无论画何种风格的画作,王翚画作中用来的点景人物、楼阁、小船等,都画的很精到,笔笔到位,用线条刻画得清清楚楚,具有个人特色,不会因仿绘对象的不同发生变化。

  其次,王翚的画作,特别是浅绛山水会有一种很温润很亮的感觉,而大部分赝品则比较灰,这种亮是指王翚在作画时非常注重阴阳向背,山体事物的阳面往往弄的很白,会在亮的地方稍微用淡墨进行渲染,如果一件画作看起来太灰,很有可能不对。

  最后,作为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准职业画家,王翚虽然绘画技巧精熟,但书法水平却不高,特别是早中期,书写技术较为生疏,多用硬豪写小字,行笔较为拘谨。同时为了遮丑,他一般很少题写长跋,大多仅为简单的落款。在字体上以行书为主,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写几个字的篆书。而且,他的行书早年比较尖,晚年相对厚实些,但基本形态数十年不变。再有,他对印章也不太讲究,画作所钤印章大多水平不高,不是很精彩。

  除上述几个要点,鉴定王翚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看作品是否融汇宋元各家的功底,王翚仿古功力深范围广,作品融汇了古代各家众多技法特征。而许多伪作只有王翚的大致面目,却没有古人影响的痕迹,如在皴法的运用方式上,王翚的雨点皴中间杂斧劈皴,披麻皴中结合了折带方式。这些不同笔法在王翚画中运用自如,信手沾来。而伪作难以达到。

  赝品在线条上最容易露出破绽,许多作伪者不敢大胆用线。而中国画水平高低,功夫深浅主要表现在线条上,一幅画成败关键也是线条。王翚技法精熟,线条明确,直率,随意。而许多作伪者没有这样的功力,线条熟练程度与王翚相去甚远,用笔不够爽快,怕露馅就弱化线条,少用线条或者用线很轻很细,或者把线改为淡擦轻染,不让线条外露,再辅之以淡墨、色彩渲染掩盖遮丑。

  看画面的层次,王翚山水画看起来结构繁茂,笔法细碎,其实画面的层次并不多,工序也不复杂,他的山水画程序一般是先勾勒皴擦,再辅之以墨色,主要为两道工序,技艺高超之处在于笔墨到位、勾勒皴擦的笔墨不多却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而一些作伪者笔墨功力不够,下笔不肯定,同样使用这两道工序,画面却显得很淡薄。被人们称为“一道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有的作伪者刻意增加线条,重复皴染,加浓墨色或者多次覆盖。但这样一来,虽然画面笔墨厚重了,但缺少了王翚画作中那种明快清爽的感觉。这些现象不只出现在王翚的赝品中,很多伪作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洛克菲勒家族涉足中国艺术品收藏... 下一条:抽象艺术或成收藏黑马
→相关文章

·青州寇培深与“天下第一品”   
·银行承销团版装帧币将是未来装帧币市场的主角   
·看涨贺岁牛流通币的六大理由   
·贺岁牛装帧币,收藏、投资、礼赠皆相宜   
·书画收藏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收藏书画的门槛很高   
·关于“2021年贺岁”普通纪念币普制币 装帧销售事项的公告   
·书画收藏专家尹光华在乡下谟讲课   
·书画鉴藏专业委员会在雨湖区白石古莲城成立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