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墨书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大墨书画 >> 内容
传统绘画以写竹传递生活意蕴
日期:2015/03/03 10:58:53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张铁威(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

  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居所的喜物,又是一种深具精神性的物种。

  竹具有许多精神品格:一、常绿常新,不染于物,此为“纯洁”;二、中空而虚心,谦谦若君子,此为“虚怀”;三、节直不屈,节节相托,此为“守节”;四、“凌惊风,茂寒乡,藉坚冰,负雪霜”,坚守贞常不变,此为“持贞”。

  竹,以其气质与我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有某种影合,致使历代不少文人对它都颇感兴趣,为它作歌、作赋,咏它、颂它,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诗人徐庭筠“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元代诗人丁鹤年“但存清白在,日日自平安”,清代写竹大家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等。

  在文人所称的“四君子”中,与梅、兰、菊不同的是,“竹”更具群众基础,深受各阶层人士喜欢。因竹不仅形态潇洒秀美,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竹笋可食,竹材可用,在建筑、交通、劳动、生活等各方面都能为人类提供工具、原料。竹全身都是宝,它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贡献良多,所以普罗大众熟习它,喜欢它。

  中国传统绘画更以写竹来传递自然的意态、生活的意蕴,把中国人的胸怀在那笔墨的挥写中,活脱脱地显现出来。竹的形象出现在绘画中,也早于其他一些草木。据画史记载,自东晋起,顾恺之等一些名家画作中已有过竹的形象,并逐渐发展到画竹在绘画中被专立一门。北宋《宣和画谱》将绘画编为十大门类,“墨竹门”即为其中之一。墨竹画起于唐,盛于宋,光大于元,及至近代,悠悠千多年,历代名家辈出:文同、苏轼、赵孟頫、吴镇、李衎、王绂、夏昶、石涛、金农、郑板桥、蒲华、吴昌硕……竹以一种秀劲挺拔特殊美的魅力启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并引起人们的喜爱欣赏之情。而历代所创作的无数名作,更使人畅神快心。

  余自小生长在梅州大埔山区里,漫山遍野都是竹,吃竹笋、抓竹虫、玩竹排、睡竹床、戴竹帽等等,可谓是对竹情有独钟。当十多岁执笔研习国画时,自然就将竹作为一项主要的题材。而今掐指一算,整整有30年了。余喜竹爱竹,更推崇竹子的正直虚怀、朴实无华的品格,也乐意以竹为友,以竹修身,以竹养性,写竹不懈!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在竹上表现笔墨情趣曾被奉为最高追求... 下一条:周培生——特邀最受欢迎的双十大人民...
→相关文章

·破壁·共生:一场文学革命正在LOFTER发生   
·少雪斋与香港大学图书馆合办 「梦幻敦煌: 重现敦煌大美之境」展览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向往美好,追求幸福——中科沃土和南绍北代联谊会圆满举行   
·艺术家陈持平荣登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2025年3月刊   
·贺成才:万籁汇思融丹青 彩墨造境写大千   
·丹青赋彩 意境深远——贺成才彩墨画探幽   
·木韵流芳 心灵之诗:叶佩的雕刻艺境   
·妙生大和尚收藏书法双福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9.133.*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