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墨书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大墨书画 >> 内容
华人公益美女书画家沈燕作品赏析
日期:2022/05/15 20:57:3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中国书画导航网重磅推荐画家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58.jpg


艺术简历:


    画家沈燕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导航网副秘书长、中国文化艺术联谊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文化部直属单位),联合国书画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央视3频道《综艺中国》栏目艺术总监;将军部长书画院研究员,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发表、获奖及收藏;多次成功在国内外举办了大型画展、特色画展、喜获好评。




艺术成就:


    1、华人公益书画家、诗海寻梦荣誉总编、中国诗词圈官网总顾问;2020年被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2、春晚组委会爱心大使。

    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名家交流书法作品金奖获得者。

    4、第二届“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金奖获得者;第四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获得者;首届“雁门山”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书法作品入选获奖者。

    5、诸多书法、诗词、美术作品入编《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大展》、《中华诗选》、《诗海寻梦》、《中国当代书画精品集》、《中国书画名家》、《中国教育届名人大辞典》、《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名著内。

    6、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部分美术作品参会参展,受到高度赞誉。

    7、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书法、美术、诗词特别金奖获得者。

    8、2022年成为中国书画导航网特邀副秘书长及中国书画导航网重磅推画家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054.jpg

艺术评论

    著名书画评论家玉山 撰文 沈燕供稿

    我读过黄宾虹三品论,“画有初视者令人惊叹,以其技能之精工,谛视而无天趣者,为下品;视而为佳,久视亦不觉可厌,是为中品;初视不甚佳,或竟不见佳,谛观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用笔天趣,非深明其旨者视若无睹,久视无不尽美,此为上品。”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00.jpg

    才知道,原来貌不惊人的却有着深厚韵味,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画作才能是上品之作。就如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相仿,仅仅看其表面形态的华美,是肤浅幼稚的。一眼看透的水底一定不会是很深的水渊。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05.jpg

    过去听过一个国内画家参观《蒙娜丽莎》的故事。初始画家觉得这幅画不怎么样,甚至很失落;但既来之则安之,第二天他又重新审读,却觉得有精彩独到之处,忍不住第三天又来观瞻,这次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完全被这幅画的魅力罩住无法自拔。可见,逸品超然于神品,妙品,能品之上,完全不是一次两次能品明白的。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10.jpg

    初观著名画家沈燕老师的国画,似乎也没有什么超凡脱俗之处,但反复深味其中,便能感觉她的笔墨深得中国画的精髓,秉承传统大宗章法,熔铸当代国画的风格,自成一家。浓郁的笔墨力透纸背,款款而出。劲墨奇崛却又在纸上行云流水,气韵自然而出,境界清幽,格调淡雅,令人赏心悦目,应接不暇。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16.jpg

    苏东坡评王摩诘诗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本就一个大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为他的诗和画进行了巧妙的打通。因此,王维不仅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没有丰厚的学养作底蕴,无论是画还是诗都缺乏“灵魂”。 沈燕老师的国画兼涉人物、花鸟、山水,无不专精,工笔与写意交相辉映,绚丽多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精湛的笔力和敏锐的艺术直觉,同时,她的诗词也非常出色,颇有王摩诘如诗书画的文化风格。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21.jpg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论,至今仍是美术作品评骘的重要依据。六法论涉及到了国画本质的精神旨趣和独特的艺术境界,因此,生命力绵延不衰。六法论首先讲究气韵生动。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首当其冲的就是震撼心灵,让人感觉整幅画呼之欲出,蠢蠢欲动。画虽然静止不动,然观赏者内心却越发激越蓬勃,仿佛一霎间缩身化境,畅游其中不能自已。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29.jpg

    沈燕老师的每幅画作都能捕捉到气韵恰到好处的闪光时刻。笔拙之画家往往形似逼真,近乎以假乱真,然最应触感观赏者那根敏锐的神经的那一笔,却往往不知所踪。就好比诗人满怀的激情攀登泰山之巅,欲唱出“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豪情时,却见烟雨绵延,朦胧一片,将诗句打入腹中隐忍一样难受。而她的画作却能直楔入最具勃发的感受,让人俱怀逸兴壮思飞。心波的微然昕动被画质的气韵生动牵流着,常行于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40.jpg

    沈燕老师的山水画作,墨色浓润,线条匀称,留白熨帖,恰到妙处,经营位置别具匠心,树木葱茏,生命力倔强。茅舍俨然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人无限想象的境界。技法师古而不泥古,又博采当代流派之精华,画面墨汽淋漓,气韵透纸,云蒸霞蔚,蔚为大观。山水画在她的作品中占有较重分量。她的青绿山水画蕴藉宋代青绿山水及明代董其昌等人的传统。皴擦较少,设色清新明透,令人耳目清新,格外具有震撼力。现代山水画则墨色苍郁,设色淡雅,气势宏大,境界开阔,江风浩荡之气钟灵毓秀。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45.jpg

    沈燕老师的人物画造型优雅,体态舒缓简然,举止动作柔媚。画面设色清明,毫无堆砌之沉厚,色调明快铿锵。画中人物神色处置尤为传神,仿佛对话画外之人,欲言又止。每张脸谱彰显着灵台深处的变化,温婉可人。画家把人性之美透过女人的柔美展示出来,颇能触动心灵之幽冥。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046.jpg

    她的花鸟画尤为我所欣赏。鸟虫花卉格外传神。不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更为难得的是无笔不精,无笔不净。线条勾勒如银钩铁画却又飘逸流畅。一鸟一虫,一举一动极尽传神之态,让人喜不自胜之余,心扉洞开,尽情陶醉自然生灵动静之美境。我记忆最深的是,一只外羽淡灰与深灰搭配、头部黑白相间,一只犀利长尖嘴的大鸟,似驮身凝视着眼前的山石青葱,\的熔铸能力。画中似鸡,然有人之神情,鸡之乐趣乃人之乐趣也。

微信图片_20220515204151.jpg

    她画鸭笔道精工,画中鸭羽翼幡然,姿色可掬,神态自若,意境逍遥,颇有庄子游之蒙生。沈燕老师的写意画作也别具魅力。南瓜是她喜爱表达的主题。她画南瓜用笔极为简练,寥寥数笔却透出她独具匠心的骨法用笔。几个拥拥挤挤的不同肤色的南瓜挤在一起,仿佛几个顽童的调皮,特别具有韵味。南瓜乃静物,用静写动,可见匠心独运之处。写意有时贵在涉趣,然线条却往往升华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用墨线跃然纸上表达一种境界,貌似轻易可得,其实却更便于鉴别出一个画家的真实水平。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兰花,貌似可传移模写,但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文人写意画往往代表着画家的最高境界。

微信图片_20220515210559.jpg

    画家的才学中精华、胸襟、意境,审美观念等最心灵的具象都涵运其中,不是可以随便仿生的。 赏玩了沈燕老师的画作,我们再来赏析她的诗词。前面我们说过,沈燕老师不仅是画家而且诗词造诣也颇为精深,而且她的诗词的确是“诗中有画”。比如这首《春之夜曲》:“门前梨花白如雪,海角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惊乱胭脂点他乡。”读完之后,眼前一亮,一幅极美极清雅的画面海蜃般映现在面前。梨花如雪,月如霜,两种白交相辉映,更增加了城外夜色的纯净。芦管悠悠,胭脂惊乱,让无声的世界突然有了灵动,让纯一的白色突然被红点缀,真是美不胜收。且看下面一诗《春游》“云行开碧野,叶绿藏村娃。万象流芳径,诸天满彩霞。波光生釉色,禽语斗桃花。林海通幽处,山人问酒家。”此诗一下子把春天的百花争艳勾勒的栩栩如生。而南风即春风,缓缓来到乡下,一下子让桃李争艳起来。诗韵格律森然有度,却自然舒畅,遣词造句具象生动,一静一动搅和了画面的生气。色彩明丽,春意盎然,不胜美哉!

微信图片_20220515210605.jpg

    再看这首《春渡》”佳色含羞随北岸,更衣以渡故人村。月从社燕语初见,花若轻云映满园。疏竹窗梅茶一酌,青田古柳酒三尊。但令岁岁欢春会,纵使朝朝颂泽恩。这首诗可以看出沈燕老师深得唐诗的精髓。此诗景物的描写,一幅幽美的图画跃然纸上。最妙的是“岁岁欢春会”仿佛蜻蜓点水,轻轻一点已然使得整幅画悄然由静入动,鲜活亮丽,滋味无穷。 再来欣赏沈燕老师的两首词。

微信图片_20220515210617.jpg

    其一:《江城子·春雨》“扁舟桥过雨丝浓,碧仙宫,玉帘笼,翠帐银裙,万绿漫江中。为作留仙寻远径,横住马,望天穹。春呼新曲已开弓,竹襟葱,杏腮红,染墨云中,此去醉亭东。胜攬边河馨众壑,邀虎骑,唤归鸿。”

微信图片_20220515210621.jpg

    其二:《定风波·迎春雪》“何惜过溪扫雪凌,自能润色又摧耕。竹径梅花香待命,你听,一声莺唱谢春荣。浩荡熏风吹叶赞,前看,岭头老树独相迎。归院此中幽翠户,静处,更无风露更无冰。”此词仿写仙词。点缀无与伦比的美丽画面。作者创造诗中有画的特色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220515211249.jpg

    其三:《念奴娇.春回》一诗“疏阴望远,感层云万卷,村同生翠。俏影归来莺啭处,香引寻园贤士。玉砌瑶池,响泉日暮,曲奏幽栖地。惠风浓翠,画中丝竹瑟瑟。舟过随路闲歌,伴云飞橹,溅碧开千里。倦枕朦胧诗画处,此夕不知身地。正欲穿云,重寻别去,顿觉翔鹰翅。青云珠树,诸天春席争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微信图片_20220515210609.jpg

    其四:《渔家傲.咏春》红树初腾浓佳岭,春回泉澗彩云呈,天作琼花铺画经,东风横,月绘银河倾乡梦。 谁写新歌填紫径,任凭艳词占梅岭,一万年黄鹂欢唱,佳日颂,三千载鹤飞齐咏。

微信图片_20220515211009.jpg

    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在沈燕老师精湛的画艺中,我们能够深味到这种“神奇”画艺的源头活水。她自身的灵秀之气,满腹诗书之气,也毫不吝啬的涵养了她的画艺。我们读这些她的画,仿佛能够感到她深厚艺术学养无声浸润的曼妙。



责任编辑:雅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笔墨加感情等于作品——解析郑晓敦作... 下一条:燕山情深  墨彩质朴——张金生山水...
→相关文章

·破壁·共生:一场文学革命正在LOFTER发生   
·少雪斋与香港大学图书馆合办 「梦幻敦煌: 重现敦煌大美之境」展览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向往美好,追求幸福——中科沃土和南绍北代联谊会圆满举行   
·艺术家陈持平荣登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2025年3月刊   
·贺成才:万籁汇思融丹青 彩墨造境写大千   
·丹青赋彩 意境深远——贺成才彩墨画探幽   
·木韵流芳 心灵之诗:叶佩的雕刻艺境   
·妙生大和尚收藏书法双福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