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讲述汪国新和他创作的故事(一)
日期:2015/04/17 21:05:08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出版发行诗、书、画专著:《汪国新百诗百书百画》、《汪国新国画集》、《汪国新诗词》、《汪国新人马情缘》等70余部,1700余万册。代表作有10集1666幅

汪国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农工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央文委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联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主任,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会员,最高法院特约监督员,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版发行诗、书、画专著:《汪国新百诗百书百画》、《汪国新国画集》、《汪国新诗词》、《汪国新人马情缘》等70余部,1700余万册。代表作有101666幅《长江三部曲》连环画、240幅《汪国新新绘全本三国演义》国画集、158米绢本《长江万里风情图》国画长卷。创作诗词7000余首并结集出版。

书画作品曾多次获文化部、中国美协、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银奖、二等奖、文图双优奖;第六届、七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瑞士首届国际连环画节特别荣誉奖杯;国画获第八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诗词作品多次获全国大赛一等奖、金奖。其诗书画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大学和驻外使馆等处收藏。国画精品《百马图》、《游必有方》、《朋友》、《吉庆图》、《马到成功》等被作为国礼和重要馈赠礼品。三十余次在欧、美、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举办画展,先后在北京、湖北、湖南、山西、广东创办汪国新诗书画院,弘扬中华精气神。

艺术家汪国新和他的创作故事

童年和我的《长江三部曲》

进入花甲之年,诗书画成了我的精神皈依,也是我生命的物化。诗,是我的情怀,书是韵律,画是审美。我的诗书画与祖国、时代命运结合起来,她就能焕发出异彩华章。

我最早接触美术是连环画,后来才是油画、国画。我一开始喜欢连环画,只是在地上墙上乱画。后来看了《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我明白了,把人做事画出来就是连环画。看了《山乡巨变》和《铁道游击队》,当时是第一﹑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最高奖。我想花果山的野猴子不是说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从那时,我开始把身边工人、农民模范的事编成连环画。为庆祝自己15岁大“寿”,自编自绘了一套150多幅的“小游击队员”。从此一发而不可止。曾得到谢家福、朱少尤、贺友直、姜维朴等先生的轮番培养,并有陈贻福、沙铁军、张咏、陈惠明、陈东华等编辑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多方辅导。

《长江三部曲》的文学脚本编者是我的夫人郑桂兰。她别出新意,用电影剧本写作方式完成。借姊妹艺术语言的长处,丰富连环画艺术。

几十年后,《美术》杂志在“新连环画三十五周年”的总结文章中称《长江三部曲》是继“《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之后的又一部佳作”。我获得了第三届连环画评奖的最高奖。

连环画是我迈入艺术殿堂的第一级台阶,以后又研究国画。

我出生的1947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命运大决战最激烈的时刻。抗日战争时期,一家逃难到宜昌。父亲一口流利英语,一手漂亮颜体楷书,催生我“画家梦想少年作”。命运又偏偏让我九岁丧父,成为难民之家的五个孤儿之一。不久,“毒日危巢风兼火,白烟黑木无家雀。”家里的房子又遭火灾,妹妹贫病身亡。我们孤儿寡母“纸糊篾扎安身窝”,“晚来蚯蚓钻被窝”的窝棚,被狂风卷飞了,一家人在暴雨中惊惶无助。我们靠母亲每月20元劳苦薪水支撑全家,于是我十多岁就去做民工。一次有人用1斤粮票打赌,看谁能游几十米水渠,当时北风刺骨,为挣一斤救命粮给家里,我毅然跳进有冰渣的水渠里。

小学刚毕业我家的经济条件就不允许我再上学了,13岁的我,没了老师同学,心理的失衡感和扭曲的痛苦是别人难以想象的。星期天我常一个人悄悄溜到原先的教室,抚摸着曾经放书包的课桌;月夜我在学校操场上抚摸着双杠、溜溜板。有一次突然听班主任的声音:“月亮圆了”。把我吓得转身就跑,像是跑到别人家的小偷。

抱着渴望读书的愿望,我见到书就看,黄历书、看相算命之类的书我都读过。没想到那是读的一些书后来恰好用在画连环画上了。我最感谢的是图书馆,像我这样的孩子也可以随便进去看,进去借。我小时身体比较瘦弱、个子小,常钻到书桌下面看书,一看一天。那时看的鲁迅名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论语》中“君子喻义,小人喻利”;《老子》中“无为无不为”以及高尔基的“社会大学”,莎士比亚的“自学可以成文豪”,《红与黑》中的“什么是人格分离”;《史记》中“人臣谋事君谋臣”,《圣经》中的“博爱宽恕”等等,都对我后来做人、绘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我爱书法,有一次抄大字报抄到半夜,抄了一大堆,第二天别人来取发现刘少奇三个字上面的红××,渗透到另一个伟人名字的标语上,那是了不得的滔天大罪,于是我成了“反革命”被批斗,后又被发配和另一个英俊青年才子“反革命”一块儿去挖地道,后又让我去帮忙画别的“反革命”。因我缺乏“反革命”生活体验,把收听敌台画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头戴耳机发电报模样儿的李侠,头头一看不对,非要画成捂在被窝里听收音机那样的。后来挖的“反革命”越多,要画成系列了。等我画完回来,和我一块儿去挖地道那位英俊青年才子“反革命”不见了,其他人告诉我他被枪毙了。幸好我去画画错过了时间,否则后果如何就难说了。

1969年,我创作了油画《全心全意》,印成单幅画发行全国,并上了电影新闻简报。接着国画四条屏《七叶一支花》、《陈传香打豹》、连环画《红军村红小兵》、《贫协委员》、《金沙江》、《演戏前的战斗》等工农兵形象,成群结队地扛着锄头,提着枪,举着红宝书开向四面八方。我的命运从此走出逆境,当被人喊作教授时,我的感觉是“街上要饭的都可以成教授了!”

1976年我和郑桂兰相识于土家山寨。“两心相撞闪金星,四手相握绞缆索”。《易经》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桂兰认为:我们不能再跟着红小兵、贫协委员们一起当抓“特务”的大队人马了。她说:“小花小树,别人都可以随意拔除,一旦成为大树名本,别人再拔就要费点劲。”她鼓励我把自己的生活积累、所长全部发挥出来,闯一条自己的新路。于是我俩一起设计了我们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就是妻子为我量身设计的10集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的创作。

《长江三部曲》以一千六百余幅的巨浩篇幅,表现长江两岸人民从1925年至1949年生活斗争变迁史,描绘了民族资本家朱家富、陆祖福、高伦、黄玉庵等人,在各派政治、经济势力的漩流中角逐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曲折经历,同时歌颂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挥的历史作用。它雄辩地说明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的双重压迫,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我们一旦确立了“三部曲”,要去完成这一项文化工程,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画成艺术的史料,史料的艺术,各种困顿、各种阻力迎面而来。而我们只能选择——迎难而上。

首先是单位的工资停发,群艺馆是配合政治宣传、辅导教育的单位,你要搞创作出版,你就去找出版社领工资。那时虽然月薪几十元,但这是全家的主要生活来源。为实地写生和静心绘制,我只有同意停发工资。第二是出版社。没有列入出版计划,出版社是要先选题,再报批。批准后再改编。文字脚本批准后再组织作者分头去画。桂兰寄去文学脚本,他们没开封便退回。第三,来自大环境的阻力。那时因“文革”遗风仍十分盛行。我画“川江篾匠铺”时,一个女官员气冲冲指责我:“你知道他是什么成分吗?”在陪陵画路边小吃摊,有人招手让我过去,以为请客咧,没想到过去却用酒泼我一身:“那些好的怎么不画?”我在武汉画抗日时期的指挥部,里面的人叫我“滚出去”,说:“这是旧社会的洋房子,是资本家住的。”第四,世俗观念的阻力。有一次我们爬坡上岭,走街穿巷,画累极了,大白天回客栈倒头便睡。突然, 转动钥匙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来人要我们出示结婚证,没有就抓人。还说“注意你们几天了,到处画破烂房子,拍摄社会主义的阴暗面。” 我们被带到楼下一间小房间,当时不敢给单位打电话,怕别人说“在外被抓起来了。”只有打电话找《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朋友刘岱搭救。

《长江三部曲》里有表现武汉大会战时孔祥熙在“大世界”举行舞会的场景,我们去“大世界旧址。”门卫不让进:“旧社会的楼房有什么好画?”深夜,我们从别的楼顶上翻过去,点着蜡烛摸着旋梯查看内景,忽然,桂兰踩断一块腐朽的楼梯,一头摔倒,响声惊动楼下人,我们赶紧吹熄蜡烛,大气不敢出,幸亏他们胆小只是嚷嚷:“楼上有鬼,”谁也不敢上来。我们爬出顶棚,星光下一看,两人浑身是汗,满头蜘蛛网。在大世界楼顶找到一个锈水龙头痛痛快快灌了一肚子冷水.。相信读者后来在看到“三部曲”中灯红酒绿的场面时,绝不会想象到文图的作者当年“飞檐走壁”的惊险情景。

阻力之五,是来自时事的。“三部曲”画完三集,连环画事业忽然跌到谷底,七年无人问津,不得出版。书店连环画柜台都撤了。

阻力之六,是自然的。陈年旧景,磨房、地主庄园、坟墓,不靠船,不通车,步行去找山高水险,摸夜路,连最怕狗的桂兰,在黑夜听到狗叫也眉开眼笑。漫长考察途中,有时喝石头坑的水,有时喝山民放的在屋顶上大木桶接的雨水。有一次翻越大巴山,那几天正传说那一带闹过山虎,可偏偏桂兰拉肚子,半夜要在野外上厕所。4岁的儿子举油灯为她壮胆,还说:“我是男子汉,老虎来了我打它。”

妻子在改编完二百多万字的小说之后,我们决定从长江源头沱沱河到上海浦东入海口进行城乡采风写生。于是我们毅然挑起一岁的婴儿踏上10年马拉松式的创作道路。三十余次往返上下,最大难处是经济问题,没有钱,我们坐五等仓,为节约栈房钱,我们半夜上下船,在候船室坐到天亮。我至今记忆比较深的一暮是:桂兰用衣服包着儿子,寒夜中坐在船尾的铁板上,船在峡江中穿行,桂兰的脸被船的尾灯照的惨白惨白的,像一尊汉白玉雕。

我儿子是在川民群里慢慢长大的。记得我在铁匠铺写生的一次,儿子被飞溅铁屑将手烫伤,通宵哭喊。还有一次在深山里,我和桂兰只顾忙于画画、拍摄,儿子被野猴撕咬都不知道。更危险的一次,儿子在石宝寨丢失,半夜才找到,当看到儿子蹲在码头上正哭时,我们跑过去,母子抱着哭。

“长江三部曲”获得极大成功,我的夫人、作家郑桂兰和我双双获得文化部、中国美协授予的文学、绘画最高奖;在瑞士获国际连环画节荣誉奖杯,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待续)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第二届延安市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代表...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逸笔揽胜——陈刚山水画展在山东举办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作品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中国书画导航网艺术家向全国人民拜年   
·北京6位知名书画家走进榆开展书画交流活动   
·第三届内蒙古书画春晚:翰墨颂中华 丹青绘北疆   
·翰墨青州.2023中国书画艺术节-张津诚中国画作品展   
·读书法家魏增宇学书其妙在人   
·解读画家李健康色彩浓重艺术作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3.145.70.*
更多 书画新闻

逸笔揽胜——陈刚山水画...

陈刚,山东济南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传承与创新委员会委员、北京...[详细]
  •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作品
  •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