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书画扇收藏是成扇收藏的主流
日期:2015/04/09 07:24:48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书画扇:独特的艺术形式

  清风在握,应知雅扇凭风骨。爽气满怀,还解文人重气量。

  在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中,扇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书画界占据特殊的地位。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或抒情表意,或与人收藏,或赠友留念。雅扇,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书画的观赏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日常生活物品有了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人们对书画扇热情不减,或缘于其形制之玲珑而易于收藏,或因其工艺精美而可把玩。至于名家书画扇,则更受到人们的宝爱与庋藏。书画扇几乎成为中国人常备的实用和欣赏的日常用品。在艺术界,虽然仍大量沿用传统工艺所制的成扇上写字作画,然而更多的是直接在裁成团扇或折扇形式的宣纸上作书作画,且日渐成为风气。

  古人云:“但识扇中趣,何劳扇底风。”拥有书画扇,不仅坐享其市场价值的长期保值升值,而且能在掌握方寸之中,把玩它附着的丰富美学内涵和人文亲和力,从而体验到一种审美愉悦和闲雅逸趣。

  书画扇的收藏

  书画扇小巧玲珑,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和艺术魅力,书画扇的收藏是成扇收藏中的主流,收藏书画扇最重要的是“真、精、新”。真,是对扇子年代的考证和作者的确认,要分清扇骨和扇面的年代。扇子的鉴定,需从艺术和工艺两方面来考察,扇骨要从质地着手,竹、木、牙、角、漆等。然后从工艺上分出时代的特征,如雕琢、镌刻、髹漆等。书画扇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精,是指精品、代表作,是书画家一生创作的精华所在,是收藏者的主要目标。最后是新。所谓新,就是品相要好,外观完整,质地完好。新是相对而言的,至少要保存完善,如有破损,不失整体风采、能复原,仍可考虑收藏。

  扇骨的收藏

  书画扇需要优质的扇骨包装,方能上档次、提升品位。扇骨的收藏要兼顾“六看”:一看雕工。扇骨雕工的精与粗,内容的雅与俗,是否出自雕刻名家之手,是关乎扇骨档次的关键。二看材质。象牙骨、玳瑁骨、紫檀骨当属珍贵之列,乌木、鸡翅木属上等佳材,罗汉竹和优质湘妃竹为稀贵之材。需要注意的是同类材质之间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三看扇骨规格。一尺以上各种规格的大扇骨价格较高。男扇价格一般高于坤扇。同类材质的扇骨,大骨较宽的贵于大骨较窄的,有工的贵于无工的。扇骨档数以十六档最受欢迎,价格也较高。二十档以上的价格偏低。四看款式。直式方头和普通圆头较常见,花式头如鱼尾、如意、葫芦等式样较直式方头和普通圆头贵些,和尚头最受欢迎。五看年代。按明代、清代、民国、1949年后排列,年代愈早,价格愈高。六看品相。品相上乘的扇骨应符合扇骨、扇钉没有更换,全部原配,小骨无断梢,刻工完好等条件。有些扇骨品相虽不佳,但雕工出自名家之手,仍有较高收藏价值。

  折扇的保养

  收藏中的保养----折扇的收藏有成扇的收藏、扇骨的收藏和扇面的收藏。成扇的收藏主要有柄扇和折扇。柄扇收藏一般均做囊盒(又称锦盒,俗名“窝嵌”),按扇子的形状、大小设计与其相仿的,呈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的囊盒,内以硬嵌附之。而折扇成扇则以扇套为多。折扇扇骨的收藏,最好成组保存,十件一组做囊盒。长方形,内为硬嵌,呈扇形展开排列。而扇面的保存,均裱册页或扇页为好。集锦成一册,折扇面则以推蓬装,上下翻,向上开版。而团扇面则裱成蝴蝶装,左右能翻,向右开版。而单片则裱扇页,或双页为一合。一般扇面装裱均用挖镶法,扇面内窝,有利于扇面保护。

  扇子的本身质地是纸、绢、竹、木、牙、角;而扇套、囊盒、册页也是纸、绢、棉等。就特别要注意温、湿度。这类质地的藏品,湿度低,干燥,阳光强就容易裂开。反之,温湿度高,霉菌容易滋生。另外虫蛀、鼠咬均是对扇子的自然破坏因素。所以一定要把扇子放入通风、防晒的地方。放入防蛀的樟木箱、柜最妙。特别忌用塑料袋,时间一长,“闷溃”到不可收拾。有经验者,一旦收到扇子,暂时无条件做囊盒或装裱,先用报纸包好。报纸既透气,油墨又防蛀,时间长,报纸发黄,提醒去检查、及时换新报纸,是最经济又有效的简易实用保护办法。每年秋高气爽,将藏扇检查一遍,凉凉风、透透气,既可玩赏,又利于扇子的保护。

  使用时的保养----收藏者在展示自己的藏扇给同仁们欣赏时特别要注意,观摩者应自觉戴上干净手套,防止汗渍。禁忌吃东西时观摩,以防油渍污染,大声讲话,口水的污染。最忌观摩时抽烟;拿在手中端详时,忌脸部过分靠近藏品,以免口中,鼻中呼吸时的气对其影响。另观摩台上忌有茶水、饮料,一不小心,后悔莫及。这些禁忌也反映观摩者的修养、品行。手执成扇参加活动,最忌将藏品扇作为普通扇子使用,无所顾忌,使劲扇,乱扔乱放,这样易折,易损,易脏。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中国画的底气是中国文化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9.133.*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