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吴良镛中国美术馆营造“人居艺境”
日期:2014/09/02 08:40:53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吴良镛绘画作品《温哥华渔港》。

新京报讯 (记者李健亚)尽管以建筑大家著称,但吴良镛还有不为公众所知的一面,其中便包括绘画书法的创作。近日,“人居艺境——吴良镛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吴良镛各个阶段的书法、绘画作品100余幅,以及六项建筑设计工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此展呈现了吴老是如何把中国的建筑、城市规划和中国美学思想融会贯通的,是如何为我们的诗意的栖息做出贡献的。该展将展至9月9日。

吴良镛的建筑人生始终伴随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他将自己90余岁的一生分成了三个阶段。吴良镛说,第一个三十年为成长阶段,因为家里的关系学习一些传统,主要是爱好绘画。但在其高考完了,也就是1940年7月遭到日军轰炸家园后则立志学习建筑,“当时的情况决定了我的专业是恢复家园,那是建筑和绘画并行学习阶段。学建筑是为了重建家园,而学习绘画则是当时环境造就。”自此,建筑和绘画一直伴随其一生。

而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的介绍中,美术界对于吴良镛的绘画创作也早有所知,“美术界都知道吴良镛先生不仅从事建筑设计,他从少年时代就热爱书画,年轻时便与美术界许多著名前辈有交往,感受他们在美术上的见解。对于美术界来说,长期就有这个愿望,做一个吴老的创作展览。”

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该展展出了吴良镛保存至今的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以及晚年的书画新作,同时还包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六项建筑设计工程。


    吴良镛说这次展览将其新旧作品放在一起,对其艺术的探索也有新的启示,办展给自己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敦促我在90岁后该怎么走。一路走过来,我觉得还有新的追求,在人居这个大主题下,还应该有环境的创造、艺术的创造,这种创作可以给当今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展览解读

■ 小传

“两院院士”吴良镛

1922年出生于南京,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40年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5年10月受梁思成之约赴清华大学协助筹办建筑系,从此开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北方美术交流创作基地成立(图)...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9.133.*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