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民间艺人进故宫修宝贝 单霁翔:安全是项目前提
日期:2013/07/02 08:57:09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最近,一批没有定级甚至没有编号的文物被搬进故宫博物院尚未对外开放的慈宁宫。这些锈迹斑斑的佩刀佩剑、早已变形盔头、年久失修的车马轿舆等并不作展览之用,而是在等待一些特殊的客人。 

    “我的祖师爷就曾在清宫造办处。”近日,4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家走进慈宁宫来看这些待修复的文物,他们中有不少就是清宫造办处手工艺人的后代传人,这次他们带着“任务” 走进故宫。

    提起这个“任务”,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有话要说。苗建民记得自己曾经做过一个幻灯片展示,介绍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情况。在用表格展示修复门类时,他用绿色表示可以修复,用红色表示在故宫还没有专门修复人员的门类,结果,苗建民发现整个表格“净亮红灯”。

    “在故宫,有100多万件文物需要修复保养。例如3.3万件武备仪仗,几乎件件都需要抢救性保护。因为年代久远和保管条件制约,有大量文物存在着糟朽、腐蚀、开裂、破损等自然损坏现象,亟待进行保护处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意识到修复、保护的紧迫性,但令他觉得没底儿的是“现有的科技修复力量,无论从技艺门类上、还是人员力量方面都显得过于单薄,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这些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如何能让故宫的修复团队壮大起来,成为一个难题。

    2012年年底,单霁翔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剧装厂、北京珐琅厂、北京金漆镶嵌厂等6家工艺美术企业进行了考察,见到了多位国家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他意识到,这些人才资源应该被引入故宫。于是,今年1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对相关企业调研,对技艺人员水平进行认证,对慈宁宫临时文物修复工作室进行改造……准备工作一做就是几个月,6月26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东城区政府终于启动“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NextPage]

入选该项目的首批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包括剧装戏剧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宫灯技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翟玉良、缂丝织造技艺苏州市代表性传承人王建江等,他们将与故宫的修复专家共同修缮文物。首批修复的文物包括木器家具、宫廷灯具、车马轿舆、中和韶乐、佩刀佩剑、盔头、缂丝挂屏等7个类别的文物,修复保养工作将长达半年。

    非遗传人和专家来之前,故宫的工作人员并未松懈对这些文物的重视。

    在慈宁宫的修复室里,故宫宫廷部副研究员毛宪民与文保科技部综合工艺科的闵俊嵘仔细讨论一辆待修复的马车的残损情况,并不时地在修复单上填写其残损部位。

    据毛宪民介绍,类似的马车,故宫共有20件,真正残损的大概15件。这些文物原被存放在太和门的西府,“房子特别老旧,一脚踩进去,灰尘几厘米厚”。后来因为要修理房屋,它们又被搬到东南角楼,现在则在太和殿的体仁阁。每搬运一次,这些工作人员都悬着心,因为“但凡有一点儿损坏就是事故”。

    “目前这辆待修复的马车尚属保存较好的,车轮在不用润滑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转动。”毛宪民说。但可以想象它与其本来面貌已相去甚远:马车杆掉漆、彩画脱落、顶棚的藤条也有断开之处……

    这还只是保存相对完好的待修复文物的残损情况,仍有更多的残损情况严重的文物等待被修复。尽管在全国博物馆中,故宫文保科技部的修复阵容最强大、门类最全,但仍“力不从心”。

    据闵俊嵘介绍,在故宫文保科技部,从事漆器修复工作的加上他只有三个人,但故宫里“凡是刷漆的东西我们都得管”。因此,民间力量参与到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中,将为他们“减负”。

    民间艺人进故宫修宝贝固然是件好事,但令不少人担心的是:故宫的文物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

    “故宫的安全门槛很高。”苗建民说。为确保安全,在正式开始修复文物前,故宫专门开设为期一周的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故宫的防火安全、文物安全、文物修复安全等。苗建民称:“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考试,因为安全是第一门槛,迈不进这个门槛,其他无从谈起。”[NextPage]

单霁翔也表示:“安全是项目实施的前提和保障。面对历经百年、数百年留存下来的文物,无论是哪一个等级,哪怕是文物资料,都十分珍贵,我们必须心存敬畏。”

    除了保证安全外,对这些可能从没修复过文物的民间艺人是否能将文物修好,不少人也存疑。苗建民表示,现在是磨合期,让大家先从一般文物开始修起,先适应一段时间,同时他强调“这不同于在工厂生产商品,不能记件数、规定有多少件、几天之内要完成,应该慢工出细活”。

    当然,修复工作不仅是简单地把文物修好,单霁翔指出:“要对文物的病害进行勘察,每修一件文物要有修缮报告,让后人知道他们用什么材料、什么技术把这件东西修复好的。”此外,故宫还将对修复的过程全程录像,修复完成后也会进行科学检测。“这样,后人再次修复这些文物时将有据可依”。

    单霁翔表示,通过运用档案记录、照相、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与这些文物的保护修复直接相关的各种技艺,在濒临失传的绝境中得到抢救性的恢复,这些原来仅靠口传心授的“独门绝技”,能被永久记录和有形地展示与传播。

    通过这次合作,故宫也希望其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在用人机制方面能实现全新探索。“部分在实际修复保护工作中确有一技之长,能够高效地完成修复任务的人员,将被故宫博物院纳入专业人才数据资料库,长期作为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力量。”单霁翔说。

    在故宫人眼中,2020年将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平安故宫”工程将实现中长期目标: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工作将基本完成。届时,故宫将举办抢救性文物修复成果展。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刘知白中国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下一条:九旬老人用石膏塑“孔子及其七十二贤...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