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年度文化大戏拉开帷幕
日期:2017/11/03 08:26:20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年度文化大戏拉开帷幕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年度文化大戏拉开帷幕

记者 夏琳 陈友望

时间,秋季。坐标,杭州。

一场篆刻艺术界的年度大戏在桂花香中拉开了大幕。

10月28日,“百年西泠·金石弘源”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标志着西泠印社丁酉秋雅集“百年西泠·金石弘源”大型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戚哮虎,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副市长陈红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党委书记、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主任龚志南,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李刚田、童衍方,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吕国璋,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孙慰祖,西泠印社社委会、西泠印社集团相关领导,西泠印社理事、社员,爱好文化艺术的市民、大学生等参加开幕式。

“百年西泠”系列活动是西泠印社的传统活动,以雅集的方式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等活动。自2007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十一年了。本次活动以“百年西泠·金石弘源”为主题,包括了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第五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西泠艺事·含章继志”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2017届名家工作室结业典礼暨师生作品展、《西泠艺丛》2017年编辑座谈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社长会议、九届五次理事会等常规子项目,涵盖了创作选拔、艺术展览、高峰论坛、社务交流等丰富内容,充分彰显了西泠印社深厚的印学文化底蕴和杭州丰富的文化艺术氛围。

金石弘源

篆刻新秀同台献展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是本次系列活动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核心项目。评展以公开征稿、集中评审的方式,利用近年大型活动形成的专业网络,最大范围地集聚和调动了各方资源共同参与。至7月31日征稿截止日,共计收到来稿983件,其中977件作品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件为海外作者投稿。前期经过专家评委数轮评审,最终遴选出200件作品入展,100件作品入选,其中10位作者获优秀奖。入展的200件参展作品,日后将结集出版。

评展,不仅是篆刻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篆刻艺术爱好者肯定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据了解,以此次评展为契机,经过前期现场篆刻、书法创作测试和文化素质综合测试,历经层层选拔,最终姚伟荣、李绍臣、周蓓娜、孙长明、杨永卫5位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西泠印社吸收为2017年度新社员,成为篆刻艺术界的“新星”。这对篆刻艺术爱好者来说,不仅是对自身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一项至高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展活动的举办,正值“西泠印社篆刻艺术评展”创设三十周年,可谓意义不凡。西泠印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十年来,西泠印社篆刻评展与当代印坛的发展相始终,既引领了篆刻艺术创作与审美理念的创变,也见证了一代代印人的成长与成熟,在当代篆刻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典型意义。“本次活动以‘金石弘源’冠名,正是对这一传统赛事的致敬,也与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立社宗旨相呼应。”

含章继志

“名家工作室”成果丰硕

作为“百年西泠”大型系列活动的暖场,10月27日下午,“西泠艺事·含章继志”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2017届名家工作室结业典礼暨师生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近120件2017届师生作品参展,充分展示了名家工作室一年来在书画篆刻艺术培训上所取得的成果。

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成立于2010年。为推广传统金石篆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院从2013年开始正式开展“名家工作室”活动,采用名家开班授徒、集中短训的方式,由名家导师亲临示范教学,或由一名名家领衔组成导师组开展教学。五年来,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共开设名家工作室16个,邀请授课老师百余位,受业学员288人,其中先后有7位学员经过学习后加入西泠印社,26位学员经学习后加入西泠印社社友会,50多位学员已具备加入社友会资格。

开幕式上,还为2017届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名家工作室学员颁发了毕业证书。

《西泠艺丛》

2017年编辑座谈会举行

10月29日下午,西泠印社丁酉秋季雅集系列活动之“《西泠艺丛》2017年编辑座谈会”在杭州天元大厦天元厅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泠艺丛》主编陈振濂,中共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西泠艺丛》编委会委员王宏伟,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西泠艺丛》编委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慰祖,中共西泠印社党委委员、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西泠艺丛》编委会委员、常务副主编秦陶,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西泠艺丛》副主编江吟,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社团处副处长、《西泠艺丛》编辑戴海栋,西泠印社理事、《西泠艺丛》执行副主编、第一编辑室主任郭超英,西泠印社(杭州)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西泠艺丛》第二编辑室主任郦未未,林乾良、徐畅等西泠印社社员,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炘、浙江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徐洁、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余良峰、原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赵幼强等38位嘉宾和编辑部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秦陶同志主持。

会议回顾了《西泠艺丛》发展之路,特别是自2015年取得全国公开发行的统一刊号近三年来,从之前的季刊到如今的月刊,依靠国家、省、市领导的关心关爱,依靠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名家馆和业界同道的鼎力支持,依靠西泠印社社委会、集团、出版社和《西泠艺丛》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克服《西泠艺丛》编辑部资金、人员编制短缺等困难,逐步健全完善期刊审校、学术支持、组稿约稿、编辑例会等各项制度,克难攻坚,确保每一期《西泠艺丛》按时出刊。目前,《西泠艺丛》已连续出版了“关山月研究”“丝印研究”、“社史研究”、“吴门印派研究”、“黄易研究”、“黄涌泉研究”等34个学术专辑,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和扩大。去年,《西泠艺丛》受邀参加中国(武汉)期刊博览会;今年,《西泠艺丛》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二批学术期刊”。这既是对《西泠艺丛》编辑部阶段性工作的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

会上,嘉宾代表根据自身的优势,介绍了各自的学术专题,并就《西泠艺丛》组稿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下一步,《西泠艺丛》将在立足西泠学术沃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浙江美术馆、杭州名家馆等业界机构和同道的合作,深入挖掘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专题,打造《西泠艺丛》的学术专辑特色,以专题研究带动学术脉络的梳理,力求研究的全面、透彻与专业,追溯百年西泠深厚的源流底蕴,在传承中开拓金石篆刻新格局,打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高端阵地。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长沙市诗词楹联界在开福寺举办金秋赏...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