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刘春华:柿柿如玉 · 事事如意(自序图)...   Hits:1362   Date:2012.06
花鸟虫鱼等生物一直伴随人类生活,从利用到观赏,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亦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于美化生活,并寄托情思。  中国花鸟画历经千百年演进到大写意之时,越来越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技术层面也把中国画的纸、墨、笔、水、色等运用不断推向新的境界,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详细内容]
邵大箴:美术批评要把好尺度(图)   Hits:1366   Date:2012.06
美术批评在美术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美术批评存在哪些问题睡误区?如何培养美术批评家?本期“名人谈人才”栏目邀请著名美术批评家邵大箴教授谈个人看法,其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美术批评人才培养现状 1960年正式成立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是我国最早的美术史系,主要培养美术史人才、美术...[详细内容]
潘公凯:中国画可以推向世界   Hits:1415   Date:2012.06
中国画的迷茫  近代以来的中国画一直徘徊于迷茫摇摆的状态中。所谓迷茫,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守旧面目出现的迷茫。明清以来就有这种风气:满足于浮面或局部的继承,对中国艺术精神不作深究,总是一副旧面孔,以“吃老本”为自足,由此而引起新一代的厌腻反感是自然的。另一种是以革新面目出现...[详细内容]
王培东:写意画——中国画发展的高级阶段...   Hits:1856   Date:2012.06
纵现中、西绘画史,无论东方或西方的绘画艺术,大体上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不似”——精细的“形似”——高一级的“不似”。   原始时期的绘画,例如: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出现的鱼、鹿、蛙、人形图象,远古时代的岩画,欧洲远古洞窟壁画等等。那时的绘画尚处在幼稚阶段,对物象的刻画是粗...[详细内容]
著名画家冯远:“中国美术史需要增加钙质”...   Hits:1372   Date:2012.06
从雪山上的西藏农民群像到影响人类历史的百位智者,从以“离骚”咏叹出中国文人风骨的屈原到李白、杜甫等中国历代“诗贤”……凝聚画家冯远40年来创作心血的一幅幅作品,呈现出跨越古今、关注现实、充满思辨、诗意浓郁的艺术风貌。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自5月26日至6月16日在...[详细内容]
正是春花一树繁——记著名画家何家英...   Hits:1361   Date:2012.06
何家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玫瑰在深秋清冽的轻寒里绽开鲜艳的花瓣,陕西美术展览馆四楼偌大的展厅里早就布满了著名工...[详细内容]
戴培诚: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Hits:1391   Date:2012.06
我与画家戴培诚先生同为1966年出生,都是属马的。他是冬月里的马,我是夏初里的马。他是老哥。我们同年,称呼老庚,就越发显得亲热了。 戴培诚先生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咏唱了这座“青色的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详细内容]
冯骥才:传统村落价值堪比长城 产业化加速消失...   Hits:1393   Date:2012.06
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详细内容]
傅德锋:当代书法最缺士气与正气   Hits:1406   Date:2012.06
书法古来属传统文人士大夫之书斋雅玩,严格意义上,乃上流社会之专利。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解体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书写工具的改革,在人们眼里不乏神秘感的中国书法终于逐渐走下神坛,转向大众化、平民化,走向千家万户。这是时代潮流和历史规律使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字的发明创造和历代...[详细内容]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   Hits:1380   Date:2012.06
 100年前的中国,如折翼巨龙,挣扎求存。 100年后的今天,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复兴之势。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为图民族自强,抛头颅洒热血;百年后的知识分子,更要肩负起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   出生于1933年的袁运甫,亲身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命运。将临耄耋之年的他,...[详细内容]
开放源码:如何改变艺术创作的方式   Hits:1395   Date:2012.06
Tmema(格兰·乐维&扎拉里·李伯曼),《脚步声》(Footfalls),2006   艺术家们的工作过程对于观众而言似乎影影绰绰,遮遮掩掩:罗琴科从来不会透露他透明的色块的复杂创作过程。毕加索有一句名言:“能工摹其形,巧匠摄其魂。”(Bad artists copy. Good artists steal。此句译文为建筑师朱永...[详细内容]
浅谈钱松嵒《泰山松》:君子有之道心始终...   Hits:1374   Date:2012.06
钱松嵒 《泰山松》 设色纸本 镜心 70.5×103cm   在岁寒三友中,不畏严寒、秉性坚贞之松忝列魁首,历览中国文学史,咏松赞松,或以松喻人,或抒怀言志,不胜枚举。古人画松寓意如君子般正直、稳健、古朴,青松亦成为自古以来文人笔下青睐之物,历代名家名作迭出。如宋代李唐之《万壑松风图》,赵孟坚...[详细内容]
感受李健康的艺术:中国诗书画的境界...   Hits:1355   Date:2012.05
美丽和静谧是人心喜爱的一种精神境界。自然界培育生物的能量是巨大的,浑厚的有山川湖泊,纤巧的有弱枝花草,四季轮回有盛有衰,反复无穷,能在世态的繁杂中看到变化,悟到根本,反应到春播秋收的喜悦,就会一吐为快。  画家的责任是把美的瞬间凝聚成永恒,让人畅心悦目,浮想联翩,他的精神就会进...[详细内容]
徐悲鸿为何对画马情有独钟   Hits:1403   Date:2012.05
近日,“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联展”在广州隆重开幕,展出了“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60幅,世界闻名的《奔马》《巴人汲水图》赫然在列。同时,画展还汇集了徐悲鸿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弟子的精彩作品,引起美术界的热烈反响。  徐悲鸿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画作特别多,为什...[详细内容]
陈和南:当代书法要表现时代跳跃感   Hits:1381   Date:2012.05
■艺术名家谈   素描:  陈和南,浙江衢州人,自幼酷爱书画,从艺六十余年。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会员、东坡书画研究院院士、内蒙古书画研究院特邀书画家、盛世轩(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签约画家,1948年生人,斋名半耕居,一粟斋,自号半耕居主,华坞山人。作品入编《全国杰出...[详细内容]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次:24/29页 共有432篇文章 转到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