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戴培诚: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日期:2012/06/10 19:06:41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我与画家戴培诚先生同为1966年出生,都是属马的。他是冬月里的马,我是夏初里的马。他是老哥。我们同年,称呼老庚,就越发显得亲热了。
      戴培诚先生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咏唱了这座“青色的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有多久远,民歌传唱就有多远;呼伦贝尔大草原清爽的风吹了多远,浑雄爽朗的民歌就飘过有多远。那是草原骄子纵横驰聘的天堂,那是最炫民族风过滤了的诱人的寥廓芳草地。戴培诚先生就是骑在奔驰骏马上的那位“套马杆”汉子,只不过他手执的秆子没有那么长,是缩短了的尺把长的“彤管”,就凭借这支神笔,不仅“套”住了草原上的马,也把如梦山河美景、世间万象“套”在二度空间里,像播放幻灯一样把提炼出的艺术、自然、生活的美一幅幅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他的斋号名“祥和堂”,寓意明显,因为草原是美丽祥和的,人类所有的努力也正是为了追求一种美丽祥和。让人很惊奇的是,他起初是画漫画的,1985年开始发表漫画作品,已发表漫画3000多幅,获奖40余项,100余幅作品入选伊朗、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意大利、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举办的国际漫画大赛,多幅作品被收入漫画作品集,并被博物馆和美术机构收藏。出版了《中国漫画家作品集·戴培诚卷》《戴培诚漫画》。他的漫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的都是各界有名头的人,这些公众人物大家都熟悉,画的像不像,画的好不好,欣赏主体一眼就能识别,也很容易产生“共鸣”。他的幽默漫画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变形夸张、风趣诙谐,兼具其雅致,更具有观赏价值。至于后来为什么转向国画,可能跟大众消费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书画市场收藏趋向有关系,但漫画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是不会消退的。所以说,戴培诚先生艺术风格的转向,并不是他放弃了漫画,只是在寻求一种文艺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为他不会割舍心中的漫画情结的。
       《 步封文钞》中指出:“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的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陷……”戴培诚先生陡然转身,博涉艺苑,其发展、成熟、定型的过程似乎都是在顺倘中完成的,如同车行驰在山间公路,转弯是很正常的行驶。这跟他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厚的情感积累和相当的艺术才能有直接关联。因为工作关系,他的足迹遍步东西南北中,游历山水风光,一揽名胜古迹,领略地方风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所以他的国画反映了自然生活本质的形象与情状,题材丰富,风格多变,《三峡人家》《凤凰印象》《古隆中》《岭南人家》《惠州西湖》《赣南山村》《冰城雪景》《行藏图》《湘西苗寨》《粤东写生》《滇池册页写生》……或雄浑、或秀逸、或淳朴,客观真实之真,主观心灵之真,使人们在“意游”画卷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得到情感理性的启示。艺术的多样性与同一性并不矛盾,但足以标志着他艺术特色的“草原风”和“高原风”主导题材和风格贯穿始终,如《马嘶落日青山暮》《懔懔边风激》《草原骄子》《天堂草原》《一代天骄》《牧马人》等系列作品,通过写实的手法,使草原人生活浮雕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染其情的逼真感,所展现的朴实真淳的魅力,坦示出草原人生活的天然本性,纯粹是他从心灵里歌唱出来的歌。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抗击敌寇的英勇事迹,老早就在戴培诚先生脑海留下深深的印迹,他也自觉的把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文艺创作中去,蒙古骑兵挥舞战刀,催动战马,奔驰在雪地高原,虽看不见战场撕杀的场面,但军旗猎猎,杀声雷动,战马嘶鸣,表现了军民奋勇向前保家卫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画面把革命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楷模。戴培诚先生说:“我不停在行走中寻找自己,寻找可以抚摸自己灵魂的绘画形式。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我与马有了不解之缘,因为马的形象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中,挥之不去。我愿让画马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重新导入我内心世界的修行,我会一直坚持探索下去。”他的国画已获奖30余次,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戴培诚画集》获金鼎奖“中国美术、书法百杰”和“中华文化和谐使者”称号,当选”2012年未来最具投资价值艺术人”.   
戴培诚先生刻意画了一幅题为《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的漫画:一幅盆景,鲜花盛开,凡高的头像耕植于土壤,与花丛融为机体,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真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细微精妙已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述,只能依靠内蕴的领悟了。(刘全军 )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正是春花一树繁——记著名画家何家英... 下一条:冯骥才:传统村落价值堪比长城 产业...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