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中之冠:善琏湖笔传奇(图)
Hits:1431
Date:2012.04 |
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头一段整齐透明的锋颖。湖笔分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共280多个品种。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大体上分为水盆工和旱作工两部分。做水盆工、笔工们各守在一个水益旁,把千万根毛放入水中,精练细理,再按笔头锋颖长短加以分类,这便是...[详细内容]
|
|
清代 青玉山水图墨床(图)
Hits:1371
Date:2012.04 |
青玉山水图长方卷书式墨床 清宫旧藏文章来源: 中国网[详细内容]
|
|
清代 掐丝珐琅云龙纹磨床(图)
Hits:1347
Date:2012.04 |
掐丝珐琅云龙纹磨床底有“乾隆年制”款识,清宫旧藏[详细内容]
|
|
如何鉴别端砚品质
Hits:1405
Date:2012.04 |
端砚鉴赏端砚形制与雕刻艺术流派历代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自然端砚、粗刻端砚与精刻端砚三种。自然端砚就砚石开采时形状略加修饰。粗刻与精刻端砚多以天象、山水、人物、动植物为题材,融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技巧于雕刻艺术,具有于精细中见豪放的岭南特色。端砚要丛质地、颜色、品种和做工四方面来鉴赏...[详细内容]
|
|
湖笔千年渊源(图)
Hits:1369
Date:2012.04 |
湖笔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详细内容]
|
|
善琏湖笔世家
Hits:1407
Date:2012.04 |
篆刻是一种艺术,而能在圆锥状的笔管上进行自如微刻、并在技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全国屈指细算也不多见。青年山水画家及美术工艺师孙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孙育良制湖笔善微刻,笔管上刻的都是密密麻麻须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的小字。笔的笔杆分牛角、青竹杆、象牙、紫檀木等4种。在直径0.8厘米的牛...[详细内容]
|
|
湖笔制作工艺及特点(组图)
Hits:1357
Date:2012.04 |
湖笔制作工艺图湖笔制作工艺图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湖笔按原料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详细内容]
|
|
徽墨的三大流派
Hits:1364
Date:2012.04 |
汉代制墨业主要集中在陕西扶风、麋、延州一带。南北朝时移至河北易水、山西潞州。唐末五代,由于战乱、兵燹,社会动荡,大批北方墨工纷纷举家迁居江南歙州。易水墨工的超凡墨技和歙州丰盛的松木资源,使歙州墨业空前繁荣起来,形成新的制墨中心。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歙州更名徽州,辖歙黟、...[详细内容]
|
|
徽墨制作工艺(组图)
Hits:1364
Date:2012.04 |
1、《方氏墨谱》 共6卷,方于鲁辑,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绘图,黄德时、黄德懋等镌刻,万历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荫堂刊本。共收录方于鲁所造名墨图案和造型385式,分国宝、国华、博古、法宝、洪宝、博物六类。雕刻精美,线条细如毫发,纤丽逼真。...[详细内容]
|
|
文房四宝生存寒气逼人 (图)
Hits:1370
Date:2012.04 |
、 第二十八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近日在湖北武汉落幕,3天时间吸引约3万人次参观,笔墨纸砚受追捧。然而,文房四宝从大众化书写工具演变为少数人的“爱好”、从实用品变为艺术品,也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象征,文房四宝在数字时代面临怎样的生存窘境?它们又能否通过更新工...[详细内容]
|
|
文房四宝 数字时代如何挨冬
Hits:1357
Date:2012.04 |
“坚持那个味儿” 传统手工制造模式成发展阻碍 传统的手工制造,本是文房四宝的生命力所在,如今却成为其发展阻碍。文房四宝的制作多在家庭作坊,很难规模化。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说,文房四宝制作大都靠手工,活不轻松,艰苦的工艺使得后继乏人。 一个湖笔厂商说,制作一支毛笔需要7...[详细内容]
|
|
文房四宝收藏从材质入手
Hits:1393
Date:2012.04 |
中国古典文具成交一览乾隆粉彩笔洗茄皮紫釉枯木草虫形笔山 苏富比中国拍卖会上乾隆粉彩笔洗成交价高于起拍价30余倍 近半年来,收藏市场成交量下跌,但中国古典文具的拍卖会却依然热度不减,笔洗、镇纸等小类文具的成交价格不断走高,值得藏家关注。 文、图、表 记者 井楠 本周,苏富比中国...[详细内容]
|
|
大明程君房
Hits:1365
Date:2012.03 |
八骏砚正面 “八骏砚”是大明时期程君房专制。相传当时只制作了四块,专为皇帝所独用。明代是我国国学走入国家体制的时期,统治者为培养种类人才,国学教育很昌盛。而程君房瓦砚是采用两汉、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不多的朝殿瓦工艺,它参考未央宫砚,是专门给皇帝制作的藏品。因此,大明皇帝为了体现自...[详细内容]
|
|
歙砚“庙前青”的历史与神话
Hits:1420
Date:2012.02 |
歙砚石品,林林总总,其中尤为名贵、稀缺和神妙者,当数“庙前青”。此类歙砚通体青碧,宛如绿玉,呵气生水,温润细腻,在当今的古砚收藏者中闻名遐迩,但在悠久的砚史上却有一个逐渐被发现和认知的过程。也许,对“庙前青”的考索探微,迄今还没有终结。早在北宋,随着以婺源龙尾山为中心的多处歙石矿...[详细内容]
|
|
黄杨木笔筒“震动”乾隆(图)
Hits:1391
Date:2012.02 |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件黄杨木雕弈棋笔筒。说起这件鹅黄色,呈椭圆形的笔筒,它和乾隆帝还有一段“姻缘”。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黄杨木雕弈棋笔筒贡入内府。这件可能是在康熙年间纳入宫中的笔筒,立刻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细看筒壁,它采用高浮雕技法以山崖屏障,将所表达的画面内容分为两部...[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