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Hits:1421
Date:2012.04 |
马新贻被张文祥用尖刀刺入胸膛,晚清时期一大奇案从此有了得利者,但永远找不到元凶。曾国藩成为最大得利者 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自同治九年(1870年)上任总督后查了不少大案,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自已也会成了一桩奇案的主角。 这一发生在江宁府的“大案要案”,一直到谋刺朝迁命官的凶手张文祥被...[详细内容]
|
|
以假乱真-- 米芾
Hits:1403
Date:2012.04 |
米芾的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 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价钱有点高。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米...[详细内容]
|
|
徐悲鸿与“南北二石”
Hits:1410
Date:2012.04 |
我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徐悲鸿,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在他几十年美术教育实践中,为我国发现、培养和帮助了数以千计的美术人才。著名画家傅抱石和齐白石,曾被郭沫若称作画坛上的“南北二石”,而这二石屹立画坛,都得了徐悲鸿的相识之力。 骂声里为齐白石呐喊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详细内容]
|
|
张大千艺惊陈半丁
Hits:1402
Date:2012.04 |
30年代的一天,北平城里的10余名画家举行雅集。在宴会上、年龄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画家陈半丁老人兴奋地宣布:他新近搜获到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和尚的一部画册精品、精美非凡、 世所罕见,为此他特地邀请北平艺苑名流第二天晚6点到他家中鉴赏。受到邀请的有中国画学会会长周养阉以及著名画家黄君壁、任白年...[详细内容]
|
|
(图)宋徽宗赵佶卖弄艺术风骚的轶事...
Hits:1377
Date:2012.04 |
宋徽宗书法作品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他虽然昏庸,但在书画界却留下了关于他的许多轶事。宋徽宗的谥号不知南宋的礼官们是如何想出来的?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或许会认为他是位出色的皇帝。其治国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他...[详细内容]
|
|
丰子恺解放之初遇到的尴尬
Hits:1400
Date:2012.04 |
漫画家丰子恺(1898-1975)跟随其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并举行了皈依仪式,取法号为“婴行”。所以,一般人认为丰子恺是进入佛门的好好先生,不会介入不同政党的不同政见之争,而远离政治,其实不然。 他曾以漫画形式为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主编在上海出版的中共早期重要刊物之一《中国青...[详细内容]
|
|
关山月卖画
Hits:1364
Date:2012.04 |
关山月不卖画 画家以卖画为生,古已有之。早在南宋时,画家李唐写有一诗:“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是一首发牢骚诗,李唐最得意的是山水画,但想不到,世人却要买他的牡丹画,所以他牢骚连天,早知画山水不入时人眼,何必花大力气,不如买点胭脂画...[详细内容]
|
|
陈大羽的公鸡画
Hits:1478
Date:2012.04 |
一次陈大羽书画巡回展,展出了许多姿态各异的国画公鸡。但展出了一个星期就不让看了。为什么呢?说是江青点名批评了其中的一只公鸡, 讲它“翻着白眼,兹啦着羽毛,恶狠狠地抬着头 ,从下往上看,作出一付要决一死战的样子”。而且说这是“陈大羽要向无产阶级专政挑战”。 要说那只画中的公鸡,是...[详细内容]
|
|
傅抱石为“煤”伤神
Hits:1431
Date:2012.04 |
傅抱石作画时常借酒力,解衣磅礴,援笔挥毫,“不滞于手,不凝于心”,常常是“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很多作品都是大刀阔斧地一挥而就。然而,这位“往往醉后”作画、激情四溢的画家,也曾有过为表现某一题材而绞尽脑汁、大伤心神的时候。1961年,傅抱石与关山月等画家结伴到东北写生。在...[详细内容]
|
|
潘玉良:总是玉关情
Hits:1404
Date:2012.03 |
潘玉良有两枚最钟爱的印章,一枚是“玉良铁线”,一枚是“总是玉关情”。每当有得意之作,她就用第一枚印章;如果是与中国有关的作品,她就钤上第二枚印章。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扬州古城的一个贫民家庭。不到1岁时,她的父亲去世了,两岁时,姐姐去世,8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不幸离世。孤苦伶仃...[详细内容]
|
|
冯文凤赎画补过
Hits:1452
Date:2012.03 |
在广东,闺秀书画家为数不少,但较有传奇色彩的,可以从冯文凤说起。 冯文凤出于1902年,广东鹤山人。父亲是岭南书法名家冯师韩,对说文及声韵学研究颇深,犹精于隶书,与邓尔雅有“邓篆冯隶”之称。冯文凤自小受父亲影响,爱好书法,用笔的顺逆、转折、方圆、肥瘦、迟速、浓淡、枯润皆有家法。其草...[详细内容]
|
|
郑板桥自定润格
Hits:1352
Date:2012.03 |
扬州八怪里面,艺术成就最高者是郑板桥,社会影响最大的人也是他。礼物食物不如白银妙 61岁时,潍县知县之官职被罢,离开时,除了毛驴驮的书箧以外,他孑然一身。老郑一生的最后13年,以卖书画为生。仗义疏财的板桥,在67岁时自定书画润格,如下: 大幅六,中幅四,小幅二,书条对联一,扇子斗...[详细内容]
|
|
杜尚:用艺术补偿的人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Hits:1342
Date:2012.03 |
“艺术之死”的预言作为对古典艺术的反抗,是那些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艺术家直面虚无而做的一次心灵的挣扎。从这个角度说,西方现代艺术的反理性、反规律、反传统、反经典,是对摧毁了人的价值体系的罪恶战争的不满情绪的彻底发泄。达达派艺术的领军人物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详细内容]
|
|
徐渭:他年吾古不朽藤
Hits:1318
Date:2012.03 |
他年吾古不朽藤 题记: 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徐渭70岁自题画像诗一、青藤一支 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生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殁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他有着最为引人注...[详细内容]
|
|
张大千:临摹大师
Hits:1368
Date:2012.03 |
临摹大师 临摹是学习书画的一种训练方法,如果说有临摹大师的话,还倒不如说有训练(练习)大师。 然而,临摹大师是有的,张大千就是。 少时的张大千,有一次在对街裱画店里看到清朝画家张大风的一幅人物,寤寐难忘,一连跑了十几趟,将张大风的人物临摹下来。因为酷爱张大风,还将画室命名为“大风...[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