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戏耍祝枝山
Hits:1362
Date:2012.04 |
■■风流才子唐伯虎字画双绝,而且生性诙谐,经常在朋友中间抖笑料以博大家一笑。下面就是两则发生在他与老友祝枝山之间的趣闻。风流才子唐伯虎字画双绝,而且生性诙谐,经常在朋友中间抖笑料以博大家一笑。下面就是两则发生在他与老友祝枝山之间的趣闻。祝枝山因为是唐伯虎的密友,所以经常就有人托他...[详细内容]
|
|
大书圣王羲之是怎么死的?
Hits:1437
Date:2012.04 |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这话题产生兴趣,上网搜索,也没很好的答案。一种说法是因为长期服用五石散,用今天的话说,差不多就是吸大烟,中毒而亡。这说法我不太赞成,一个大书法家,一个被称之为书圣的人,不说德艺双馨,怎么也不能坏在这事上,再说了,人家好歹活五十九岁,那年头活这把年纪已不错,不吃...[详细内容]
|
|
徐悲鸿: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
Hits:1369
Date:2012.04 |
提到徐悲鸿,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他自撰的那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对联,还有那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座右铭。他这种特立独行的性格,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1929年,国民党政府举办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他拒绝参加。与他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戴季陶、朱家骅,要联名介...[详细内容]
|
|
金农和他的《梅花图》
Hits:1407
Date:2012.04 |
冬心故乡杭州钱塘西溪,野梅花像棘草一样繁茂生长,溪边的农人常把野梅编成篱笆,就是一道自然的屏障了。梅花开时,真是无限风光。冬心晚年常作梅花以为想念。这幅黑白二色梅花,繁花如簇,古朴苍老。他用笔十分单纯,并不考虑花的形态,树干和枝的表现很抽象,墨色和白色的花交相辉映,风采映人。画...[详细内容]
|
|
大师之战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
Hits:1376
Date:2012.04 |
正如马基雅维利因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失败而断言人类行为为非理性一样,文艺复兴时期两位最伟大的艺术家第一次创造了现代的 、剥去了幻想外衣的战争形象。乔治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2-1574)是《绘画、雕塑、建筑大师传》(1568年)一书的作者、无与伦比的文艺复兴艺术史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详细内容]
|
|
王羲之为什么要以字易鹅
Hits:1357
Date:2012.04 |
现在人说:“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晋字说的就是王羲之。直到明代,谢肇?《五杂俎》卷之十六《事部四》还把宋人苏轼和黄庭坚的故事拿出来讲说,以为佳话:“鲁直戏东坡曰:‘昔王右军字为换鹅字。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换羊肉十数斤,可名二丈书为换羊书。’东坡大笑。一日,公在翰苑,...[详细内容]
|
|
郑板桥巧讽和尚
Hits:1394
Date:2012.04 |
郑板桥板桥性爱山水,即使在他穷困落拓时依然兴致勃勃。板桥时常到寺庙投宿。一般情况下,出家人都乐于为人提供方便,板桥为此还交了不少憎、道朋友,但板桥有时也遇到使人气结的和尚。有一天,郑板桥到一寺院投宿。前来接待的和尚看他落落拓拓,是一个穷秀才,十分势利,规定必须抄经若干方可借宿,语...[详细内容]
|
|
欧阳中石拜师记
Hits:1352
Date:2012.04 |
当代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从六岁开始学习书法,十四五岁时,已能撰碑属文了。他知道艺无止境,决定访求名师,拜师学艺。经过家人亲友四处打听,访得隐蛰济南西门里路北古庙中的武岩和尚,是一位书艺高手,于是携习作造访。武岩和尚虽已80高龄,但步履朗健,一双大眼睛里似乎隐藏着无穷智慧。他看了欧阳...[详细内容]
|
|
涂鸦恶搞旋风刮不停:从杜甫很忙到雍正打虎(图)...
Hits:1407
Date:2012.04 |
娱乐时代,杜甫躺着也中枪。 近日,继“杜甫很忙”事件后,李白和辛弃疾也“不服气”了,开始“穿”着各行各业的服装在网络上“走俏”,连雍正皇帝也开始坐不住了,竟然“打起了老虎”、“练起了降龙十八掌”。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此种类似的恶搞风,似乎越来越厉害。把它作为当下的一种...[详细内容]
|
|
三绝怪杰郑板桥究竟怪在何处
Hits:1412
Date:2012.04 |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擅画兰竹,自嘲诗:“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藏私遍鲁东。”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系“扬州八怪”之一。 下海怪 郑板桥中年得中进士,任过知县。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详细内容]
|
|
林散之画像失而复得记
Hits:1372
Date:2012.04 |
林散之先生身为一代草圣,有人为他画像自不足为奇,我所了解的就有田原、费新我先生所作写意,皆为传神写照。然而狮子岭圆霖法师画的那幅却别有意趣:一者该画为自然写实,妙到毫颠;二者圆霖法师是先生在江浦多年的挚友;三者这乃是一段跳脱红尘的方外之缘。故而林散之在这幅画像上的题辞也有别于其它...[详细内容]
|
|
张大千戒赌 叶恭绰还帖
Hits:1376
Date:2012.04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碑帖很吃香,价位十分坚挺,所以号称“黑老虎”。张大千祖传的王羲之所书《曹娥碑》帖,就是一头赫赫有名的“黑老虎”。但它竟被当时年轻嗜赌的张大千输掉了,由此,引出了一段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个活跃人物,名叫江紫尘。此人在清末时当过两江总...[详细内容]
|
|
郑板桥吟诗退小偷
Hits:1399
Date:2012.04 |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隐居乡里,潜心钻研诗词绘画安贫度日。 一夜,一小偷打起他的主意,认为做过官的一定家中藏有金银,趁着细雨,小偷悄悄地潜进他家中。天冷月黑,而郑板桥此时刚写完文章躺在床上,辗转不眠。小偷进来被郑板桥看到,于是随口念出两句:“细雨蒙蒙夜沉沉,...[详细内容]
|
|
初唐的大画家—阎立本
Hits:1387
Date:2012.04 |
唐代的评论家张彦远在讨论了隋代的各著名画家的擅长(见上段)以后,接着论述“阎则六法该备,万象不失”。阎即阎立德、立本兄弟,他们二人之间,阎立本更得到较高的评价。 阎氏自北周时起,世代为高贵,属于历史学家所说的“关陇集团”的一份子。阎立本兄弟的父亲阎毗娶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详细内容]
|
|
吴昌硕拜师
Hits:1376
Date:2012.04 |
“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题杨见山遗像中的两句诗,忆他承师杨翁的一则轶事。 杨见山名岘,号庸斋,自号藐翁,浙江湖州人。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特别是他的“八分书”,二分似隶,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劲古朴,别具一格。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千臂亭”三字及题跋...[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