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趣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趣谈 >> 内容
痴迷古玩花千元买到假宝刀(图)
日期:2015/04/12 07:32:52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王先生专门为自己购买的“宝刀”订制承台。某微商展示的“老物件”。 

王先生专门为自己购买的“宝刀”订制承台。某微商展示的“老物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上不 少影视小说作品的推动,“古玩”这个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更让不少普通市民知道了“拾漏”这样的古玩术语,可是很多市民并不知道,“拾漏” 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古玩也远非影视作品描述的那么风雅简单。最近,家住滨州经济开发区的王先生的一次“拾漏”竟然拾了一个“烦心事”。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昊

古玩类投诉低 原是有“行规”

痴迷古玩外出“拾漏”捡到“宝刀”

7日上午,王先生说,自己痴迷古玩已经好几年了,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古玩知识。随后,王先生拿出了一把古式佩刀给记者看,并告诉记者这把佩 刀就是自己近来的一件“烦心事”。原来,酷爱古玩的王先生自从2011年开始就和不少朋友去外地乡间“拾漏”,王先生向记者解释,所谓的“拾漏”是一个古 玩术语,就是指发现了高价值的古董,买下时的价值很低,特别是在乡下寻宝过程中。就在2014年下半年,王先生和朋友去河南南阳淘宝,“当时,在一个摊上 就看见了这把刀,那老板告诉我这是一把老满洲刀,我以前一直喜欢清代历史,所以我上前看看,这把刀外形符合满族刀的特点,也让朋友看看外形,刀鞘确实是一 件老东西,觉得可能是晚晴时期的,问问只要3000元,想了想,我就买了下来。”

回到滨州以后,王先生更加喜欢这把外形威风凛凛的东西,甚至专门打造了一件盛刀的盒子。但不久,在一次朋友聚会的王先生的朋友在看到这把刀时,看过刀身后说这把刀的刀身太新,不像是清朝的,“让我朋友一说,我也犯了嘀咕,外面一看确实是像老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随后,记者联系了滨州市古董鉴定专家吕泮林,吕老师告诉记者,王先生这种情况叫做“接活儿”,即将一件破损的真品用现在材料补上缺口,王先生这把刀形制上是符合清朝刀样的,但是刀身肯定是现在打造的,“所以,这样的物品,坦白说,基本上已经没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了。”

部分网店也是售“假古玩“的工具

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随着近些年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这一新兴技术也成为了不少人推销“假古董”的平台。家住滨城区的李先生也告诉记 者,2014年10月,自己曾经从网上购买过一个自称民国时代的紫砂壶,“当时那边也是出照片,也是发个视频。让人看着真像是家里传下来的东西一样。”

接着,记者按着李先生的指点逛了一下类似的微店,记者看到了诸如“收货的”、“泥腿子”等这样乡土气息浓重的店名、网名。高杜古玩市场古董店主 高海清(化名)告诉记者,由于网络买卖双方是不见面的,所以名字就显得比较重要,能给不少买家一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宣传效果。[NextPage]

记者在一家叫“如意如意”的小微店观察了一会儿后发现,这些“微商”上传不少所谓的“古玩”出土过程的图片,甚至有些连乡土背景都一块照进去。 或是左手持货右手拍照,照片上的左手无一例外地“饱经风霜”,指甲缝里也全是黑泥。“这些图片看了让人心酸,似乎买家砍点价都是缺乏同情心的不齿行为。说 的有图有真相的,真不觉得这会是假的。”李先生说。

吕泮林告诉记者,初级玩家一定要切记一句老话:“收藏不听故事,捡漏只是传说”。除了加强学习之外,在实战中买家朋友一定要认真观察器物本身, 就器论器,切不可跟着卖家讲的故事走。另外,对已经收藏到的藏品,闲暇时要常常上手把玩,在日复一日的把玩中,慢慢就会对器物的造型、胎釉、轻重、包浆、 气味等,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用眼睛看只能判断一个物品的大概,而正是这种在千万次把玩中形成的‘整体感觉’才是能够保证真实性。”

不少古玩店经营者都对记者说,古玩收藏水很深,即使是“高手”,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从未交过“学费”的人几乎不存在。可是令记者奇怪的是,古 玩市场上当受骗的案例数不胜数,却极少听说有人成功维权。记者联系消协,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古董维权的情况的咨询和投诉比例还是相对较低的。

在滨州高杜文化市场经营古玩生意近十年的严勇(化名)介绍,古玩界历来有“不打假”、“不退货”的行规。“大家都是凭眼力,买对了捡漏,买假了打眼。不管是买家买到了假货,还是卖家低价卖出了好货,一般都不能找对方讨账,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对此,滨城区信言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军对记者表示,古玩交易由于其交易对象的特殊性,有其特有的交易行规,但其本质仍是一个买卖行为,仍然要受到 相关法律的约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如果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导致买受人陷入错误认识,购买了假货,受到经济损 失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古玩交易也没有例外。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长春男子30余年收藏200余把紫砂茶壶 ... 下一条:中国纪录片引发中国游客涌入英国帽子...
→相关文章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书画大师范曾:三婚两离,与亲女儿断绝关系,却给别人养两儿子   
·富家千金爱上大她12岁的穷画家,临终捐掉名画,两人同日同时离世   
·一个穷画家的“意外”死亡   
·画家梵高37岁饮弹自杀,生前只卖出1幅画   
·日本一画家只活了31岁画作被抢着收藏   
·十个画家九个穷,有钱真的就做不好艺术吗?   
·画家范曾的婚姻:为了你,我从黑发变到白头,是爱情,亦是人生   
·书画,让您的灵魂沉静下来   
·梵高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