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出生的何海美知道这些人,曾和他们做过生意。上世纪80年代左右,她每隔几天总要到拨浪鼓发源地廿三里“赶集”。
那时,她做私营画片“生意”,胸前挂着一个小军包,在里面放些画片、照片,再把贴有样片的纸,贴在供销社的墙上,大声吆喝叫卖。
“拿去不好卖的话你就还给我。”何海美怕“货郎”们不放心,还把在城里的自家住址告诉对方,就这样,通过鸡毛换糖,这些电影照片被卖了出去。
何海美向李克强说起了“鸡毛换糖”人当年的辛劳,因为人们总是过年时集中杀鸡杀鸭,那时可换的鸡毛多些,所以很多老义乌人如果想鸡毛换糖,就基本不能在家过年,总在外面挑着货郎担讨生活。
何海美说,换回来的鸡毛,差的会做稻田里的肥料,好的可做成鸡毛掸子卖,赚取微薄利润。
通过鸡毛换糖,义乌的小商品流通到福建、江西等地,由此逐步形成了商业传统。
新拨浪鼓寓意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结合
11月20日上午,在何海美送出老拨浪鼓的时候,义乌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叶福有也在何海美身边,他将一面新拨浪鼓送给了总理。
新拨浪鼓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万少君和其徒弟制作,资料显示,他们花了两天时间制作,直到11月20日凌晨2点,才算赶完。[NextPage]
万少君也是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鼓身上,他和徒弟雕刻了4只形态各异的鹅,及“咏鹅”二字。
《咏鹅》由骆宾王7岁所作,而骆宾王的家乡正是义乌拨浪鼓发源地之一的廿三里,选用4只鹅作为主图案,寓意“四季吉祥”。上面的浮萍与荷叶则寓意平安与和谐。
新拨浪鼓比老拨浪鼓多了一个“耳朵”。叶福有说,两个鼓耳,分别代表实体市场和电子商务,寓意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引领义乌新发展。有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网购消费额,义乌已居全国第二。
11月20日,在国际商贸城2区3层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展览时,李克强其实已对义乌电商平台“义乌购”表现出浓厚兴趣。
“义乌购”是依托义乌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批发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把义乌市场7万商户、260万种商品搬到了网上。
据当地媒体报道,李克强表示,实体市场受到电子商务冲击,可以与电子商务结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希望义乌在新的业态发展中,走到最前列。[NextPage]
拨浪鼓将适时在国博展出
昨天是国博例行的周一闭馆日,上午两个拨浪鼓被送到了国博。
几乎没有什么交接仪式,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与到访的国办工作人员简短交谈几句后,便完成了交接,剩下的20分钟,多是接受记者采访。
国博藏品保管二部,专门收藏近当代收藏品,也就负责起这两个拨浪鼓。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领导意愿,此次藏品的赠送人名字,就空出不写了。
黄振春说,这两件藏品的收藏手续和其余藏品并无不同,但却是拥有120余万件藏品的国博,首次收藏拨浪鼓。
“拨浪鼓虽小,但却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见证物。”黄振春说,他们准备适时在相关展览上,将拨浪鼓展出,供公众欣赏,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展出的具体计划。
关于拨浪鼓的文字说明,黄振春透露,也将根据展览整体主题和展示作用而定,“主要要把拨浪鼓的自身介绍和背后体现的故事及内涵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