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路先生,号秋月,白蒲人。八十有六一老翁,人生得瘦小,单薄,满脸皱纹。然而当你看到他手治的千方印时,你不得不惊叹这一双细小绵弱的手如此刚劲有力。
陶先生自小聪敏好学,学习成绩优异,喜欢画画刻刻,是当年南通中学的尖子生,然而正是他的优秀,被当时的右翼社团组织吸收为一分子,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埋下了祸根。解放后,因他的污点为纯洁的教师队伍所不容,清洗出队,被发配到一个小小的刻字社做了个刻字匠。
所好歪打正着,让他走上了为之痴迷的艺术之路。白天他为百姓刻字刻章,以此糊口,漫漫长夜里他潜心钻研篆刻艺术,广读碑帖,印谱,上自周秦汉魏,下自明清,无不涉猎。对《吴苍石印谱》《篆云轩印存》等有深入的研究。
1992年,如皋书协白蒲分会成立,南通市的陈云、张宴、秦能几位书法大家看到陶路先生的作品,兴奋不已,大加赞赏,惊叹白蒲民间还有此“卧龙”。2000年至今,陶路先生已在《中国旅游报》《中国老年报》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篆刻作品300多方。2006年,由徐瑞庚先生(如皋山水画家)编辑,以“东海堂书画馆”名义出版了一册《篆刻汇编》集中刊出陶路先生的印锐一千多方,按篆刻的内容分成“诗词组印”“风景名胜”等栏目,这本印谱已成为有志学习篆刻者的初学范本,为学习篆刻者提供了丰富的篆刻资料。
读陶路先生的《篆刻汇编》给人以美的享受,集内印锐的面目和表现手法极具多样化,印文的结构变化多端,笔画线条各显特色。
一方“法宝楼台”选用瘦金体,四字四平八稳布满田字框内,凸显法宝寺佛门圣地,给人一种端庄感。作者用双刀刻就,转折、顿挫、轻重均得心应手,所刻笔画对“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勾勒提顿的毛笔字笔法都能体现,真是用刀如笔,所刻之字浑如毛笔挥毫。
读陶路先生的印章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一方方印章不论其外形内涵及其意境无不让人浮想联翩,感悟人生。
坎坷的人生之路,陶路先生没有沉沦,他追求艺术,但淡泊名利。虽然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他本应达到的高度,但他并不后悔,拥有这一方方颇具艺术特色的印章,他庆幸自已并未虚度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