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趣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趣谈 >> 内容
小职员的古籍收藏的时光
日期:2014/08/22 06:22:24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马石林

  我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的年轻人,喜欢骑自行车,尤其喜欢看古籍书。至于我是如何爱上古籍的,那还要从我大学时期说起。

  那时候的古玩市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在摆摊,去淘东西的,也大都已过中年。我这小毛孩夹在中间,总是会被投来异样的眼光。我喜欢古代文学,索性就收点儿廉价的旧书。后来去凤凰实习,我骑单车踩遍了附近的地方,旧书店古玩店很容易找到,那些古籍也很便宜。有时我想,当年沈从文是否就是手捧着这样的小书在吊脚楼旁静默?熊希龄是否就在江边掩卷长思?

  后来骑行西藏时,我遇见好书就买了寄回家。其中最特别的是一本雕刻的藏文经书,虽然年代不久远,我也看不懂内容,但那装帧、墨香、纸质、文字带来的神圣感和庄严感在开卷后扑面而来,如坐莲盘,沁人心脾。毕业后,我去了新疆当志愿者,在沙漠绿洲中的小县城,我以为无法与古籍续缘。但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了简牍,看到了吐鲁番文书,时空的转换与文明的思考让我沉醉其中。有一次参观交河故城,我在古寺庙倾圮的砖块下捡出了两片碎纸。于是,在千里之外的大漠边陲,我得到了两片吐鲁番文书,上面抄写的是经文,一片为隶书,另一片为黄豆大的柳体。规整的形制依稀能看见写经人一丝不苟的虔诚。如今,看着墙上那两片被我装裱的佛经,风华岁月,书生意气,无一不在片纸中浮现流转。

  在粤东做语文教师时,我在潮汕地区见到很多与当地文化传统有关的古籍。尽管我不会当地的话,但在那些流传下来的线装书中,我不仅看到了整齐划一聚族而居的潮汕民居,也看到了一种崇文重道、宽仁向善的社会形制。我认识到,书籍正是文明的载体。现在,我又回到长沙做一个庸碌的小职员,在繁忙的城市蜗居着。但闲暇之余,我依旧会去古玩市场逛一逛,也许在那里能找到一两本我所中意的古籍。当年那些摆摊的老爷爷,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成为了我的好友。时光荏苒,令人嗟叹。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玩家古董香炉不翼而飞:原是妻子有意... 下一条:张嘉译跨界雕漆不为赚钱
→相关文章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书画大师范曾:三婚两离,与亲女儿断绝关系,却给别人养两儿子   
·富家千金爱上大她12岁的穷画家,临终捐掉名画,两人同日同时离世   
·一个穷画家的“意外”死亡   
·画家梵高37岁饮弹自杀,生前只卖出1幅画   
·日本一画家只活了31岁画作被抢着收藏   
·十个画家九个穷,有钱真的就做不好艺术吗?   
·画家范曾的婚姻:为了你,我从黑发变到白头,是爱情,亦是人生   
·书画,让您的灵魂沉静下来   
·梵高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