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趣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趣谈 >> 内容
林纾曾在墙上画棺材 题字读书则生 不读则入棺
日期:2014/05/05 09:25:2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翻译家、大教育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笔名很多,最常用的是“冷红生”。父亲林国铨,母亲陈蓉。
  林纾的父亲曾随盐官办盐,一次盐船触礁沉没,家产赔光,后来又去台湾经商,也是“白老鼠蹬车——白忙活”。林纾年幼时,父亲早丧,不久祖父母亦丧,家中经济来源全靠母亲长姐以女红度日。林纾母亲常常教育林纾:“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必定要好好读书。”幼年林纾因买不起书,常到叔父家借阅《史记》、《左传》等。林纾五岁时在私塾旁听。初一语文课本有一篇《林纾赍米》,说他六岁时看到老师家常常揭不开锅,就用袜子装了米送给老师。老师不高兴,不收。林纾回家告诉母亲,母亲指出他的方法不对,并亲自带了一石米送给老师。这个故事说明了林纾从小就宅心仁厚。林纾后来译书,大部分用来资助学生,应是有其思想根源的。林纾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他曾在家中墙上画一具棺材,旁书“读书则生,不读则入棺”。林纾早年曾与同县薛锡柯读欧阳修文和杜甫诗,林纾还是双杭“霞浦街书馆”林文合的入室弟子,深为老师赏识。
  林纾是福州城水部莲宅人,幼年至青年住在双杭边上的横山即今吉祥山。据说当年山上“古树浓墨,群鸽悲啼”。横山有一座庙,庙后是林纾“杏坛授徒”的地点,。1898年之前的26年,林纾都是在讲台上度过的。林纾博学强记,自言“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
  1882年,林纾从横山迁居东门琼河,可能是对开馆授徒及任教职多有不便,几个月后就搬往人烟辐辏的苍霞洲建房五间居住。这一年不仅有乔迁之喜,秋天,林纾中了举人,由于双喜临门,林纾欣然题诗:“道人种竹满霞洲,七月新凉似晚秋。记得四更凉雨过,居然披上木棉裘。”颇有些游戏随意的样子,也说明了100多年前苍霞洲夏日之凉快!搬家之后,林纾结交了沈葆桢的外孙李宗言、李宗祎兄弟。李家藏书非常多,林纾借阅不下三四万卷。林纾还和李氏兄弟、陈衍等人组织诗社,活动达十年之久。光绪十七年(1891年),林纾在苍霞洲刊印《福州支社诗拾》,并为其写序文。光绪九年(1883年),林纾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不第而归,此后共“七上春官,屡试屡败”。
  苍霞洲也是林纾的伤心地。林纾的散文名篇《苍霞精舍后轩记》伤感地回忆了他昔日的家居生活:“前轩种竹数十竿,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苍霞洲旧居留给他的最后印象是妻子被“扶掖登舆”那伤心的一瞥了。因为十天后,妻子刘琼姿即病逝于下杭街金皇巷家中。“轩后严密之处,双扉阖焉。残针一,已锈矣,和线犹注扉上,则亡妻之所遗也”。林纾对妻子刘琼姿有着刻骨铭心之爱。林纾18岁完婚,娶同里刘有棻长女为妻。林纾住横山时,曾得过肺病。21岁以教蒙童养家糊口,十多年咯血,几度病危,妻子侍汤送水,极尽辛苦,贫贱夫妻百事哀,俩人相濡以沫。一次,林纾咯血盈碗,医生说是肺病,这在当时是绝症。如今,当林纾再次来到这里,母已亡故,琼姿已奄然物化,人非草木,林纾怎能不感伤怀旧?[NextPage]

就在林纾伤心不能自拔之际,否极泰来。好友魏翰、王寿昌劝他走出消沉。刚从法国回来的王寿昌告诉他“茶花女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蹙额对坐耶”。此后,林纾一发而不可收,在他近30年的翻译生涯中,翻译了171部欧美日小说,共1200多万字。而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炮大红,被誉为“译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严复还写诗赞美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荡尽支那荡子肠。”将林纾比作志气高洁的南宋人林和靖。林译小说影响了几代人,鲁迅、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都极赞赏林纾的文笔。钱钟书说林译比哈葛德文笔高明,他宁愿读林纾译文,不愿读哈葛德原文。
  有人说,林纾是个狂生。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林纾在大街上与好友林松祁相拥痛哭。同年,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周辛仲拦道上状。光绪十八年(1892年)林纾在龙潭精舍筑“浩然亭”,以供孟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林纾与陈衍、高凤岐联衔上书,反对割辽台。林纾狂而不乱,当时苍霞洲妓女谢蝶仙貌美,慕林纾大名,屡次求见,林纾总是回避。后来谢蝶仙一气嫁作商人妇,郁郁寡欢,不久就去世了。
  林纾迁居下杭街金皇巷后,同乡孙葆晋等人即将林纾旧居建成“苍霞精舍”,成为福州最早的新学堂之一。林纾为学堂总教习,任佩珊为首任监督。林纾五天授一次课,主授《毛诗》《史记》。1903年,全闽师范学堂设在该舍,后又改为“东文学堂”,成为福建工程学院前身。今福建工程学院塑有林纾坐像。
  林纾幼年曾师从陈文台学习国画。林纾善画山水、花鸟、人物。他的润例诗曰:“亲旧孤孀待哺多,山人无计奈他何。不增画例谋分润,坐听饥寒作甚么。”其诗真率。据说他的山水画每幅卖30块大洋,好友陈衍说“琴南房中是造币厂”。林纾待友极诚,为人爽快。1887年好友王灼三病逝,林纾当时家景不佳,还借了四百元供其使用,又把其子王元龙领回家,抚养至娶妻成家,达十二年之久。王灼三女儿出嫁,林纾亦全力资助。
  晚年林纾思想保守。辛亥革命后,林纾每年都要去光绪皇帝陵墓祭拜。宣统大婚,林纾绘《四锦屏》进呈,溥仪书“贞不绝俗”回赠。林纾曾表示死后要立“清处士林纾墓碑”。林纾于1925年病逝北京,后安葬福州新店白鸽笼山。管柏华 文/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鸟巢·吸引》获视觉艺术金奖... 下一条:工艺美术大师用垃圾处理场泥土制作陶...
→相关文章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书画大师范曾:三婚两离,与亲女儿断绝关系,却给别人养两儿子   
·富家千金爱上大她12岁的穷画家,临终捐掉名画,两人同日同时离世   
·一个穷画家的“意外”死亡   
·画家梵高37岁饮弹自杀,生前只卖出1幅画   
·日本一画家只活了31岁画作被抢着收藏   
·十个画家九个穷,有钱真的就做不好艺术吗?   
·画家范曾的婚姻:为了你,我从黑发变到白头,是爱情,亦是人生   
·书画,让您的灵魂沉静下来   
·梵高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