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张铁林:练书法爱撕旧作 多年后将捐手札
日期:2014/06/26 12:45:1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点击浏览下一页张铁林在自己的书法作品前接受采访。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由荣宝斋画院、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岚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和艺术公社承办的三人行——范扬、董浩、张铁林书法展(西安站)25日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开幕。

除了荧屏上的皇帝形象,演员张铁林私下极遵“古意”。近日张铁林在其北京的家中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专访,他谦称自己是书法“爱好者”,认为书法写到死都会觉得还是写不好,这就是书法的魅力!不断进步的张铁林总不满意几年前旧作,爱撕掉它们,而对于收藏的手札,张铁林称将来都会捐给国家。

谈书法

多年苦功练就“手艺”

张铁林自小生活在古都西安,西安碑林就是他家的“后花园”,碑林里那一块碑在什么位置、何种风格,何种字体,他都如数家珍。受访时张铁林透露自己断断续续写了40年,“我比有些所谓专业写书法的人年头还多,下的功夫还大。”

写字对于张铁林来说就像门手艺,从小他就有意识要学习各种“手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安身立命手艺,而这是大部分人不会注意的很接地气的东西。我时常在想,要是打仗了一片废墟,我能够生存的途径有很多——过年了我能摆地摊给人写对联,我还种过四年地,我也有力气扛东西。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连铁锹都不会使,你给他个镐他都不会掘地。”

张铁林的书法功力始于临摹,他表示中国人学习书法有很多误区,有的人认为临摹不重要,但如果真正开始学习书法,就必须得临帖。张铁林说这个过程虽然很枯燥,但坚持很重要,如果中间断掉不继续写的话就完了,“书法必须练到老、写到死,这样都会觉得还是写不好,这就是书法的魅力!”

总爱撕掉几年前作品

张铁林在40年的写书法经历中,不时感觉自己有飞跃之时,他说:“我不愿意说具体有哪些飞跃的点,但我确实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进步。”他笑言自己的书法进步是逐渐的,还不时会回头看看写的旧作。

张铁林有个习惯,他喜欢每隔三五天就把几年前写的东西拿出来撕掉一批,和助理经常一起撕一捆捆的作品,一撕就是几个小时。他解释:“我心里觉得那些已经不够好,所以不想留在世间。我会留一两张,但除了送人的要不回,其他的我一定都销毁掉。”张铁林透露,为避免作品扔掉被人拿走,现在他开始以“繁复”的操作毁掉要丢弃的作品,“从卷中间剪一刀,再横过来咔嚓剪几刀,这样怎么都拼不起来了。”张铁林边说边比划。

 
点击浏览下一页张铁林作品

接触书法久了,张铁林对于古诗词也有些研究,但他总谦称“跟专家比我是玩票”。被市场认可,张铁林谦虚地表示大家的认可有点过:“谁写的都有人喜欢,在我看来写字画画是相互交流的事,别人喜欢的话,创作者就会喜悦。不过我知道自己确实写得不错,否则也不敢拿出来。”

谈作画

喜爱素描佩服陈丹

张铁林不仅爱写书法,还爱画素描,他感慨从事艺术需要天赋。张铁林欣赏范扬的画作,大赞范扬作品独树一帜:“你看他的大画,上面烫金的底子还在,有人会觉得怎么没收拾干净就来展览,这是艺匠思维方式。其实文艺时期包括米开朗琪罗在内的素描都是很随意的。”张铁林还很欣赏陈丹青的《西藏速写》,透露把陈丹青画作放在iPad里天天看。

“我也喜欢速写,但我看陈丹青的简直五体投地,那真的是天赋!”张铁林特别敬畏有才华的人,天性里没有文人相轻的想法,“我喜欢有才的人,也爱跟聪明人交朋友。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你在有限时间内听到的、学到的,能够成倍增长。”张铁林称自己不爱应酬,生活很单纯:“我平时就是写点字,演点戏,赚点钱回来买宣纸,再继续写字,就这样。”

谈艺术

书法重在传承而非创新

2005年,张铁林开始在暨南大学当艺术学院院长,开设了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同时又成立书法研究所。在他看来,艺术是综合的,“我把我的艺术学院做得很综合,因为艺术每种专业门类产生都不是单纯的,人的视觉、听觉等都分不开。”

谈及书法,张铁林称继承传统最重要,“我参加过无数书法研讨会,老专家们喜欢说两晋南北朝的大家。但今人仿古,古人仿谁?我们必须要继承传统!”他认为,书法精神必须得传承:“写字应该是谁仿得最像最好。中国人老觉得仿得最像谁就没有创意,所谓的那些创新书法家有多少人没模仿过?这不是比功夫深,这是心态和观念问题。”

谈收藏

收藏手札因爱写小字

张铁林对王觉斯《书赠王屋年兄巨轴》与赵之谦《论学丛札》的收藏,在圈内被传为美谈。2003年,在上海的春季拍卖会上,张铁林看上了清代著名书画家赵之谦的《论学丛札》的39通手札,当时的竞拍场景惊心动魄。谈及自己的收藏史,张铁林称自己很长时间不太明白“收藏家”指的是什么。他说道:“以收藏为业,拿钱买重要东西但对收藏的东西不懂,这根本称不上是‘家’。”张铁林自认非那种只收却不懂的藏家,他透露自己收藏手札,跟爱写小字有关,“我收的东西和我的书法实践有直接关系。”

张铁林感叹自己写书法挺“贵族”,每天写字看的便是收藏的那些真迹,“我写小字眼前摆的是祝枝山和黄金水师生原札,这太奢侈了!写六尺大字,眼前看的是王铎真迹。书法收藏从实用到小范围收,再到收成瘾、成批,始终没有脱离我的实践。”张铁林现在不再收和自己实践无关的东西。早年他也收家具,逛高碑店买古董,后来发现根本没精力收。房价涨得太贵,张铁林笑言:“买一堆家具还得给它们买房子呢!现在买房子还不够放一堆家具,还不如写写字。”

多年后将捐收藏所得

张铁林称自己虽然收藏手札,但研究功力不能跟专家比,“像赵之谦论学从札是《国朝汉学师承记》的研究,我再怎么也比不过专家对它研究得深。但收藏就像集邮一样,可以结识一些朋友。我就因为收藏认识一些专家,得到学习,他们讲解完走了,我回头还继续看看,继续学习。”

对于自己收藏的这些名贵手札,张铁林认为文化遗产属于全社会,他将来会将这些捐献给国家,“因为财富不是属于你个人的,不能据为己有,虽然你可以享受曾经拥有它们的感觉。”

张铁林透露自己收藏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愿意给想看的专家看而不吝啬,“我从来不认为它们只属于我。”

谈生活

和书法相比影视太无聊

以《还珠格格》的“皇阿玛”角色走红,又接演《铁齿铜牙纪晓岚》《倚天屠龙记》等多部影视剧,张铁林毫无疑问是演艺圈的大腕,但他却认为影视和写书法相比显得太无聊枯燥,“你如果像我一样玩命写字,就会觉得影视特无聊、枯燥,电影电视是属于大众的东西,太迎合了,并不单纯。所以我更喜欢写字。”

张铁林家里写字的书房外挂着“养晦书塾”的匾额,他笑称是有十多年的历史的老古董,“这是我逛店收的金丝楠木匾,挂得时间长了,就成了我的斋号,挺符合我的心境。这里就像是大家互相交流的地方,学习就是韬光养晦的过程。”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靳尚谊:油画罗嗦,建议学中国画!... 下一条:杨斌谈:风景中行走的水彩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