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苗再新:为了绘画戒掉爱好
日期:2013/11/18 07:50:28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在时代的‘现场’——全国写生美术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其中画家苗再新的两幅人物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苗再新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谈到绘画时表示:“绘画有种魔力,让人一旦爱上就一辈子不会轻易抛弃。”

  谈创作

   最爱军事和民族题材

  由于苗再新是军旅艺术家,所以提起苗再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军事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苗再新认为,军事题材和民族题材是他最喜爱的两类,他在创作上追求厚重、沉雄之感,这与他当兵有一定的关系。

  在本次展览中,苗再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张是战士肖像,一张是维吾尔族老人。“我希望我的作品和油画挂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薄薄的一张纸,而是很有厚重感。”

  苗再新的国画从山水入手,但是近些年人物创作是他的主要内容。在苗再新看来,人物要比山水画难画,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要比创作山水画多很多。人物创作和山水创作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物画对造型的要求很高。苗再新认为,概念化是人物画创作之大忌。如荀子所言“形具而神生”,虽然说“形”不是绘画的最终归宿,但一切造型艺术的美首先应该体现在“形”上。

  “比如创作一件历史题材作品,首先要深入研究这个历史事件,然后要构图,什么角度、什么场景来表现这个事件。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形象一定要形神兼备。画一个人的眼睛,长一毫米或宽一毫米他的形象就变了,所以对人物形象把握要求得非常精准。”苗再新说。

  谈经历

   军艺时是“获奖专业户”

  苗再新从小就喜爱绘画,小时候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拜过师,但一直对绘画有所关注,经常研习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等大家的作品,参军后也一直没有放弃。当兵时,由于有这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常常被上级调去创作,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一些成绩。

  对于参军后为什么没有放弃绘画,苗再新解释,绘画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有种“魔力”,一旦爱上就一辈子不会轻易抛弃,尤其有了一点点成绩,更不会轻言放弃。

  苗再新30多岁时,才有机会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接受专业的绘画学习。这个机会对于苗再新来说很可贵,所以苗再新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创作热情也特别高涨。“上学到毕业后的很多年,我创作的所有作品只要是设奖的比赛或展览,全部都是获奖作品,没有一次落空,大家都戏称我是‘获奖专业户’。当时刘大为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从他身上学到绘画的很多知识,对我画风影响最大。”

  谈市场

  对待伪作坦然且大度

  对于市场,苗再新认为,目前的市场价值不完全体现艺术价值,有很多很优秀的艺术家或很优秀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市场认可,而有的创作质量并不是很高的作品可能因为炒作导致市场价格走高。

  苗再新2007年作的《朝圣之路》曾在中贸圣佳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以336万元成交,由于他的作品受追捧,所以大量的伪作也随之而来。苗再新说,有很多收藏他作品的人找他鉴定,十之有二三是伪作。但有时有些作品由于模仿得太像,他也曾看走眼过。

  “有人曾经拿着拍卖图录让我看,我当时觉得是真的,结果当那个人把作品拿来让我看时,我发现是假作。从那以后我会特别仔细观察,印刷品我一般就不会鉴别,除非是原作让我辨别。目前还有一些采取印刷和绘画相结合的作假办法,有一次一个朋友给我发来四张我的作品,是一模一样的,让我找不同,我始终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同。”苗再新说。

  虽然苗再新对伪作无可奈何,但也表现出一种坦然的气度。“我没有精力顾及这些,我就专心创作好我的画。”

  谈生活

  每天创作成为“宅人”

  苗再新有很多的爱好,喜爱和好友下围棋,曾经和老友决战至天明。他还曾是个音乐发烧友,购买了很多音响设备和光盘,从欧洲古典音乐到民族音乐,还会听流行音乐,有时不惜重金购买心仪的光盘,“我很喜欢蔡琴,还曾经购买了一张她珍藏版的18K金光盘。”但是为了绘画创作,这些爱好苗再新已经都戒掉了。

  现在苗再新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剩下的时候都用来创作。苗再新自称是个喜爱休闲、爱玩的人,在十几年前特意买了一辆车,想着每个周末去郊区放松一下。但时至今日,苗再新的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我每天不得不宅,我的画创作得很慢,从构思开始到收集资料,找模特,直到最后创作完成都是慢工细活。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我创作的作品数量还比较多。”

  谈到未来,苗再新说:“再创作几年,之后就休闲为主,种花养草、找朋友下棋喝茶聊天,听听音乐,把那些戒掉的爱好再重拾起来。”

  >>记者手记

  “拼命三郎”苗再新

  苗再新老师家中有一层是他用来创作的地方,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画册。当看到最上面摆着《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报纸时,着实让我兴奋了一下。

  苗老师是一个观察很细致的人,当我拿出手机准备录音时,苗老师说我的手机和衣服都是黄色,很搭配。与苗老师交谈的过程中,苗老师认真严谨的特点也显现出来,每一个问题苗老师回答得都很详细认真。也许是军人出身使然,苗老师干起活来不要命,颇有“拼命三郎”的做派。他说他在创作《民族之光》系列作品时,连续200天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从晚上8点画到深夜3点。曾经一度手握不住笔,画好之后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潘公凯:潘院长“跨界” 下一条:郭庆祥:收藏非赌注 态度需谨慎...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