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王家新:致敬经典 养正守恒(图)
日期:2016/07/15 19:19:20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王家新的书法是有家传的,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也确确实实是真心喜欢,依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虽然是业余时间在写书法,但看得出他非常用功。具体谈到这次“临摹展”,所谓临帖,其实就是

1


王家新,别署晏园、止堂,祖籍辽宁。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书协第六届副主席、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青年书法展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馆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收藏。主编《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著有诗集《北溟鱼》,诗词集《颐园诗草》,书法集《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书法作品集——王家新卷》《王家新书法艺术》,《晏园艺事》《晏园述古》。

向经典致敬张海

书法经典作品是历代书法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部书法史是由经典书家和经典书作串联起的恢弘画卷,承载着博大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有志于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人,必须怀着敬畏之心,做人文经典的虔诚传承者,深入挖掘、汲取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从而走向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家新同志是中国书协第六届主席团中最年轻的一员,同时兼任楷书专业委员会和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当代中青年书家的优秀代表和领军人物。他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研习书法,以欧褚颜柳等唐楷碑帖为范本,以私塾式描红写仿的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之后几十年的学书历程中,他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临池不辍,焚膏继晷,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尤其是楷书名作用力最深,所临摹的作品忠实原作、形神毕肖,大多是实临、通临,展读之际,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其种类与数量之多,临摹把握之精准,不仅在当下,历代书家中也是不多见的。他认为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业余时间读书、临帖、抄书,日记和诗文手稿也是用毛笔写就,是古代文士般的生活状态,因而他的书作中充盈着儒雅的气息、从容的气度和正大的气象,赢得了广泛的瞩目和赞誉。

在中国书协与国家典籍博物馆共同举办“古韵镌拓 纸墨千秋——宋元善拓暨全国书法临摹展”之际,将家新同志多年来所临摹的历代书法经典作品三十余卷(册)一并展出,以此来引导书坛重回经典、正本清源,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也为中小学书法进校园活动起到推动、示范作用。这个展览让人们重新体味楷书之美、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成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延绵承继的见证,也必将为当代书法的开拓创新、繁荣发展提振信心。(本文为“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序言)

2

王家新 隶书临张迁碑册(部分)


“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集评

段成桂

什么样的展览算一个好的展览呢?一个好的展览一定是对观众有启发、有启示,让观众能够借鉴,流连忘返。王家新的展览就是如此。我在吉林省博物馆当了好多年馆长,一进到这个展厅,就感觉到有博物馆精品陈列的那种气息,非常好,和其他展览就有了区别。“向经典致敬”的展览中,家新的书法有文气、有古风在里边,这是很难的,要是脱离经典,自己任意地去写,绝对不会写成这个样子。刚才看他十九岁时临的《祭侄文稿》,就可以看出来家新书法的路走得非常正,每一步每一步走得非常扎实,所以他有了今天的书法成就,办的这个展览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展出效果让人满意,很值得借鉴、学习。这个展览对观众、特别是对一些青少年学习书法更有启示作用,启示就在于在书法的学习、创作过程中,对书法美的追求和发挥绝对不能离开经典。书法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不一样,它是崇拜古人、圣人的艺术,也就是说我们血液里流淌着对古人、对圣人的崇拜,这是一种审美心理。家新对经典的理解能这么深、这么透,可以说在他这个岁数、这么年轻的书法家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虽然我七十多岁了,但家新的从艺精神还很值得我学习。书法其实就是“照着写、接着写”,写了几千年,把中国书法史一直写下来了,到了家新他们这里,还是这样照着写、接着写。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一代一代要永远写下去。

冯 远

在这么多年与家新的交往中,我觉得他骨子里还是个文化人。他写书法、作诗,在这些方面用力甚勤,是一个非常好的、很有潜力的书法家的坯子。他的后记写出了真情实感,也不光是为了实现父亲对他的期望,我相信一位人到中年的学问家,都会有一个重新追思传统、求诸自身学养的过程,我觉得家新在做这方面的功课。我还很惊讶的是他这些年来下了这么大的功夫,遍临了经典的名碑名帖。临古既得其形又得其神韵,谈何容易。家新这样一种治学方法、一个切入点,我是非常赞赏的,看得出他在研究中华文化、研究传统方面所下的决心之坚定,所花费的精力之多。把临摹作品展出,和我们所熟知的名碑名帖互相观照,这是需要勇气的,家新敢这样做,他是有一种反省的、自我批判的精神在,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喜欢家新的行草书,看得出他非常有才气,而临摹展的作品主要是楷书,看得出他的扎实用功,也就是说他有才气又能够回过身来重新认识传统,下苦功夫,在浩瀚的文化艺术海洋中修学。家新的这一段经历,对相当多的书法家和中青年人应该会有不同的启发,甚至对当下书画界治学风气、追求功利目的、追求市场效应的热衷,也会是一面非常好的反光镜。不同的人在观看这个展览的时候,不光可以得到书法本身的一种审美,更多的是艺术道路上设定目标、积极进取的一种反省、参照,这大概是此次展览超出它所谓临摹主题之外的意义。

8

王家新 楷书临钟繇自拜表册

苏士澍

家新同志是一位文化使者,他业余时间喜欢书画、喜欢诗词,而在本职方面则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了很多的工作,说明家新有这个责任担当。今天看到了家新同志这么膜拜经典,向经典的碑帖去学习,我明白一个道理:作为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要想做到对事业认真负责,必须有这种对祖国、对传统文化热爱的精神,而且还如痴如醉地投入进去,努力变成这方面的专家,再回到工作岗位去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话,对你所领导、所对应的部门,才能从情感、心灵深处加以热爱。家新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这么热爱经典,这么刻苦地去临摹、去研习,一方面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他有这种责任感。另外,家新同志的展览现场,也来了很多的孩子,孩子们看得很认真,他们会感受到家新的勤奋和刻苦,会激发出热爱汉字、书写汉字的兴趣。我们常说的从小写好毛笔字,长大做好中国人,其中的关键就是小孩子的书法教育,从去年开始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了,对孩子的书法教育也比以前重视了,家新临摹了这么多碑帖,很多都是楷书,有经典的欧、虞、褚、薛、颜、柳、赵等,对孩子们的书法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家新的“向经典致敬”展非常好,有指导性意义,为书法界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刘大为

家新这个展览的构思和形式都很好,把临摹传统、学习经典的作品拿出来做一个陈列展示,这是对书法学习研究过程的一次整理,可以看到习书的脉络和轨迹,很生动、亲切。家新临的很多帖,我年轻时候也临过,所以看展的时候深有感触。家新是非常系统地对书法传统、历代精品做了一个梳理,从隶书开始,魏碑、正楷,还有部分行书一一临摹,这是很扎实、很严谨的学习态度,非常难得。特别是有的碑帖临了几十遍,而且涉猎范围这么广,颜、柳、欧、赵等名碑名帖都临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了丰厚的积累,才有了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我看家新用小楷写的笔记,摘抄一些文章,写得非常规范,一丝不苟,说明他非常用心,不受干扰,静心习书,而且把临摹的经验融入书法实践当中去。家新的工作很繁忙,但是看得出来他的业余时间绝大多数是投入书法的学习当中,不然的话不会有这么多的临摹作品,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看了展览以后,我对家新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基础打牢,楼才能越修越高,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最朴素的道理,家新是深谙此理的,他从小就不间断地、系统地、深入地学习,有了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在书法艺术道路上会走得更远,会取得新的成绩。

9

王家新 楷书临王羲之乐毅论横幅

陈洪武

在我心目当中,家新是一位才子、一位诗人,俊逸潇洒又很博学。他的展览让我感到震撼,源于他对古人深入地学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挖掘传统,这种追求在当代书法家群体当中是高标准的,我要向他致敬。展览题目“向经典致敬”本身就很有意义,当下书家非常关注自我和个性的表达,这非常好,但不免染上一些浮躁的风气。而看这个展览,我们就可以静下心来,完全是以一种阅读的状态,默默观赏,以至于像一种对话,在跟古人促膝谈心,这很难得。他的小楷小中见大,一点都不含糊,而他的大楷,像《颜勤礼碑》等写得气象阔达,和这个时代气息相映照,他把自己人生的浩然之气倾注在笔端,似摹似写,既写又摹,完全把自己释放了,其中有一种精神力量正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家新从从容容地写来,不见一丝的尘埃和慌忙,源于他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和精神上的一种空阔感受。家新平常工作是很繁忙的,但他没有把行政工作琐碎的一面带到自己的书法里来,呈现的完全是诗意的流淌,接古意、有形质,这是一种怀抱的展示。家新是一笔一笔地、一帖一帖地来呈现,点画之中有韵致、有巧构、有传承,这就是星火,应该绵延下去。孩子们到这儿来感受的不仅是书法,感受到的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洗礼。示范也不在于口述而在身传,家新做到了这一点,当代书家如果都能这样做,中华传统文化就会真正繁衍下去、复兴起来。

莫 言

我以前看家新写的具有他特别个性风格的字,很是喜欢,当时也不知道他下过这么大的功夫。遍临百家,必然自成一体,他从小开始临帖,现在已经是中年人了,还日日用功,勤奋地做这样最基本的也是最踏实的事情,这点让我非常敬佩。当今中国写书法的人很多,喜欢书法的人更多。但是,能像王家新这样一笔一画地遍临我们先贤名碑名帖的,确实不多,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也值得我们热爱书法的人向他学习。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是靠文字传承的。那么,书法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比如艺术与实用价值的辩证关系就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先贤在书写这些流传后世的书法经典作品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到他在进行的是艺术创造?比如说写一张便条,感谢对方送来一桶茶叶,送来两条腊肉,写作者并没有想到,在千百年后会变成千万人临摹的一件艺术品。但我想,这样的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之所以变成了经典,就在于这些先贤曾经非常刻苦地练过基本功。就像家新这样的做法,临遍了他们当时能够找到的先贤的书法作品,一笔一画地写起,最后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状态,结果变成了最好的艺术品。我想现在教孩子们写字,应该有个非常明确的意识,就是必须从最基本的一笔一画写起,从我们已经共同确认的这些经典开始临摹。民间一个说法就是你不会走就要跑,肯定要摔跤的。所以,先写正楷、写隶书、写魏碑,就是我们要先学走,走得踏踏实实的,然后可以变成竞走,再奔跑,再跳高,再飞跃。

10

王家新 楷书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册(部分)

胡抗美

家新很勤奋,很用功,也很有成就,这个展览不单是看他的基础,还应该看他的境界,看他的高度。虽然展出的是临本,但是透露出家新对楷书的艺术追求。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从形态上讲临得准确、到位,从艺术追求上讲,他把楷书从古到今融合起来,既体现了庙堂之气,也体现了历代经典作品灵动飘逸的精神,楷书写成这样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家新的临摹抓住了一个关键点,这就是篆隶笔意,他时刻抓住这根线不放,就抓住了书法的生命线。从钟繇到赵孟頫、张伯英,这么大的间隔,但他的这根线始终把握得非常到位。家新虽然是临摹,但是点线达到一种境界,我认为是有了一种创造的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品评他的基本功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所展现的艺术境界。基本功相当于一个桥梁,而书法的境界相当于一个艺术的殿堂。如果你没有基本功、没有这座桥梁,怎么过河,怎么到达艺术殿堂?这是去不了的。谈到“过河”,谈到艺术境界的彼岸,我认为家新已经在河那边了,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达到艺术的境界层面。另外,我们所说的书法进中小学课堂、提高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不是发一个文件就解决了,要把文件落到实处,要有制度保证,要认识到书法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展览则为书法进校园做了很好、很及时的示范和推动引导。

王 镛

家新的展览中,从汉代隶书一直到民国的书法作品,他都非常认真地临摹,而且还把刻石中残缺的字都给补齐了,像他下这么大的功夫,这么认真做的书法家,我是头次见到。家新已经是书法家了,但每个碑帖他还是认真地、一笔不苟地从头临到尾,这么多种名碑名帖,不同的书体,他都临得比较准确,有的临了上百遍。虽然他从小就喜欢写字,但在经典传统作品中下这么大功夫,有这么深厚的功底是非常难得的,将来他的书法肯定大有潜力。我小时候也是从这些比较正统的、比较经典的碑帖开始写的。七岁开始写书法,对晋唐的楷书也下过一番功夫。后来我就特别喜欢找那些比较偏僻一点的作品来学,可能正统的作品看得太多了,感觉就有点麻木、有点乏味似的。但说实在的,不管写哪种风格,书法的学习中,基本的临摹精到的功夫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基本功,那骗不过行家的眼睛。这对书法界也有启发,很多人觉得一入了书法家协会就成家了,有名气了,就整天搞所谓的创作,很少静下心来再去重温经典。这个展览给我们最大的警示,我觉得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是白说的,因为传统太博大精深了。这也不是一辈子的问题,其实能活几辈子也学不了多少。像家新这么刻苦,这么认真,在传统面前可以说是毕恭毕敬,这种精神、态度是很值得学习的。现在社会这么浮躁,能够沉下心来做这些基本功课的人很少。我觉得这对书法教育、对文化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11


孙晓云

“向经典致敬”这句话已经在我心里刻了五六十年了,因为我三岁开始写字就是临摹古代的碑帖。我又像回到了小的时候,想起放学以后每天晚上在灯光下伏案临摹的那种甜蜜的心情,感到非常安静,那是一种仰慕的、虔敬的心理。现在我们学习的机会、途径比小的时候要好得多,关键还能不能这样去做。在家新临摹展中,看到了他十九岁临的颜真卿《祭侄稿》和一直到今年的日课,这是他几十年来的一个临摹历程,是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实际行动。临摹是学习书法唯一的途径,好比绘画可以到大自然中写生,临摹经典就是书法的写生课,就是对传统的继承。我们不要盲目背上“创新”的包袱,《二十四诗品》里说“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要虔诚地临摹,都会有新面目出来的。个人面目是自然产生的,是一种自然的写照。不要担心自己没有风格或者临摹深了走不出来,多少代大家都是临摹“二王”的,哪一个和“二王”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一样的,这不一样正是独特的个人风格。家新这个展览所做的也正是我最想做的事,在经典的传播上,自己要不断地做,光靠嘴巴去讲、去呼吁还不行。像家新办出这样的展览,不用多说什么话,只要大家走进展厅就会感受到他的用心,他用一笔一画、一言一行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中国书法的魅力,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书法之美,是最根本的、最需要传递的东西。

郑晓华

平时我们看到家新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潇洒的行草书,而这次临摹展可以说是全面彰显了其书法学习的底蕴。打个比方,以前所见的是金字塔的塔尖,今天是看到了庞大的底座,看到了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书法方面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家新首先是有天分的,学什么像什么,有的人毕其一生研习一个碑帖,尚且不能做好,他还这么年轻,却临摹了这么多碑帖,而且还都写得很好,应该说他对于汉字点线、形质特别敏感,感悟力强。再一点就是他非常勤奋,光有天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时间的投入。从展览作品来看,如果没有几十遍上百遍的临摹,是很难有如此娴熟的笔墨语言,很难驾驭自如的,他的勤奋也把天分激发出来了。赵孟頫《兰亭十三跋》里说:“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当然赵孟頫说得比较尖刻,但是这种现象在当下确实存在,就是太急功近利了,造成了书法学习停留在浅层,始终不能深入,艺术的水准很难提高。家新的这次展览,对于当代书坛具有这样一种示范的意义。我建议书法学习中有困惑的朋友们,都来看一看这个展览,用心学习传统、经典,立住脚跟,法归正道,真正沉潜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张旭光

家新书法临摹展投入的精力非常大,而且比较学术,他把主要的、经典的楷书全部临过了很多遍,而且是通临。这个过程对他自己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艺术提升,其价值是没法衡量的。中国的书法、绘画、武术等都是需要童子功的,家新之所以能达到现在这样高的水准跟他的童子功是有关系的,可能好几年没临过某些碑帖了,但一旦拿起来很快就能找到那种感觉,这就是童子功。他在这个年龄段,还在扎扎实实地锤炼自己、练好功夫,这也促成其书法艺术的升华。其实每一个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人,都应该像家新一样去做这些下功夫的事。家新在临摹当中尽量地接近古人,因为临摹有一个标准,就是一定要像,临摹的目的就是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不能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书写,必须得按照古代圣贤的书写习惯来,这是临帖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或者说是必须要守住的准则,是一个书法家一生都不能离开的。我们看启功先生八十多岁了照样还在临帖,又比如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临帖伴随了他一生。另外,家新的展览也不光是一个纯粹的临摹展作品的展示,还有他个人心性、修为的呈现,他是在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去表达自己,有他自身独特的契合时代的一种理解与思考在内,这很好也很有意义。

15


“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座谈会纪要

时间:2015年12月22日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李虹霖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王家新的书法是有家传的,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也确确实实是真心喜欢,依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虽然是业余时间在写书法,但看得出他非常用功。具体谈到这次“临摹展”,所谓临帖,其实就是要做好两点:入帖、出帖。首先临进去可能就很难,有的人临了十多年也不得其法;其次是出帖,有的人只会临帖,我也见过好多人临帖终于临进去了,但是出不来,没有自己的东西。不临古人,作品会有习气,只是写手、匠人;而出帖也一样,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创新,才能写出精品、妙品。

展厅中的作品我看了好几遍,印象比较深的是王家新临的宋代赵佶瘦金书《千字文》,王家新临得很“活”;还有柳公权的楷书,临习的时候骨肉匀称,笔画没有太瘦或太肥;赵孟頫的楷书也非常难临习,线条容易写得死板,但看王家新的临摹作品却能把握得很好。王家新这次临摹的作品很多,并且他除了楷书,其他各书体也写得很好,可谓是遍临百家,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读出文化的信息。对于王家新未来的书法,我是充满信心的。

王家新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

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展览和我自己的学书经历。展厅中有的展品只是我近十年来的日课、作业,我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我每天晚上不管多么累,一般都要写上一两个小时,周末有时从晚上十点写到第二天中午,能连续写十几个小时,把所选的碑帖一气临完。这些临作在书房里依墙堆积,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将它们集中展示,这里面没有功利、没有喧嚣,有的只是我心血涓涓流动的欢畅和静谧,以及我对攀登书艺高峰的渴望、努力与执着。所以说这次大家看到的展品不是集中创作的。

这次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书协举办“宋元善拓展”,并邀请了近六十位当代书家临摹碑帖,可能是感觉展览中楷书部分实临的比较少,就把我这些年临摹的册子单独陈列了。展出的四十多件手卷册页,从十几米到上百米长,像《多宝塔》全部展开有三百多平尺,裱成上下两部。而且我每个碑帖也不止临一本、一部,比如说《九成宫》我写了近百遍,《颜勤礼》也有几十遍。再从时间跨度上说,我临摹的对象从最早的钟繇、汉隶一直到近现代的黄自元、张伯英,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临摹的大部分是楷书,又以唐楷为主,如颜、柳、欧、褚、虞还有元代的赵孟頫。我选择的不是偏门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书法史上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那些碑帖。

我的临摹方法是实临而不是意临,希望能无限地接近原作。其次是通临而不是选临,将原作中所有的字一个一个地写过来,通篇临摹、字字过关。再有就是拾遗补阙,比如说《夫子庙堂碑》,我用几个月的时间把丢掉的字全部补回来,目前看到的应该是全本了,我用不同的拓本相互对照检校,《九成宫醴泉铭》也是这样,用不同版本的碑帖把缺字补齐了。

举办这个展览也有一个机缘,就是书法发展到今天,传承与创新、为人民书写等时代要求,迫切地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按照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同道们切磋探讨、反思明辨,到底如何创新?如何面对经典?如何写好楷书?前一段时间,王岐山同志说的“有的干部楷书没写好直奔行草”都成为一句流行语了。有人认为从书体发生发展的角度来讲,楷书是最后一个形成的,比行草成熟的要晚,为什么要先写楷书?我认为我们选择临摹范本不应依据书体形成的时间顺序,楷书成型虽晚,但与今天的书写是相合的,“永字八法”说的是楷书的“永字八法”,而不是草书的或甲骨文的“永字八法”,也没有老师会先从甲骨文开始训练学生,临摹楷书是最全面的训练,也是进入书法殿堂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对未来的书法道路走得长远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愿为中小学书法进校园活动做一个示范和引导,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小朋友们搭建一个有效研习书法的桥梁。因此我期望大家观看展览的时候,忘掉我这个作者的存在,把目光和身心最大限度地投向这些书法经典作品,去感悟、去珍惜、去虔敬,从而去传承、担当与弘扬,这也是我拿出这些所谓作品来展示的真正动机。开展至今已经有上万观众了,其中学生最多,有家长陪着来的,也有老师组织来的,从小学生到各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我想这不是我书写水平的事,而是经典作品的力量、楷书的魅力。我也想通过这个比较特别的展览,来倡导重新回归经典,正本清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去开拓创新,去发现楷书之美、书法之美、汉字之美。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下一条:王友谊:篆书是中国文字的“根”...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3.59.130.*
更多 书画新闻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 中国书画导航网艺术家向全国人民拜年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