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胡有民:缅怀恩师徐培基先生
日期:2012/04/09 10:05:42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缅怀恩师徐培基先生
徐培基先生是我的恩师,我跟先生学画近十年的时间,他的人品画品深深的影响了我。虽然他离开了我们四十余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潍坊二中读书,是张建时老师把我送到先生门下的。记得那天晚饭后,我跟建时老师到了先生的府上,但现实还未下班,直到晚九时多,才见到和蔼可亲的徐先生。后来我得知,现实是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所长,负责技术、业务等繁杂事务,每天兢兢业业,都是很晚才回家休息的。
当时我的家离先生的家很近,百余米的距离吧,我多事星期天到先生家请教。他平常忙于业务,大概星期天才得闲创作吧,可我去了他总是放下手中的笔来看我的画稿,边看边讲解,并时常拿张小宣纸作以示范。拜师之前,我层临过清代四王及近代吴湖帆,贺天健等海派名家的作品,他一直不主张我临习他的作品,让我上追宋元,他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及大度的胸怀使我受益匪浅。
先生是人人皆知的名士,但他对任何人都和蔼可亲,做事更是谦虚谨慎,我作为他的弟子,可每次离开的时候总是送我到小院的大门口,使我很为感动。
先生体弱多病,往往是带病坚持工作。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但他能乐观的对待人生。当大街上,胡同里,大门前贴满了诬陷他的大字报时,我去看他,他笑着对我说:“这个情况,你怎么敢来呢?”我说:“我是个学生,不会追究我的,您放心吧。”
文革中的他大多时间卧病在场,但还垫块小木板在上面用铅笔画些山水草图。我每次去,他都很高兴,在那多事之秋,去他家的客人越来越少了。记得我坐在炕沿上,他半卧着跟我讲华山写生遇险的事;七七事变回潍的路上坐平板火车遭日机轰炸死里逃生的事,他讲得精彩,我听的入迷,在那种环境下,也许是师生相见的一点乐趣吧。
[NextPage]
有一次,我正在与恩师闲聊,进来了两个搞外调的外地人,我便退到了外屋,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是调查他解放前的一位同事的问题,材料整好了,是来让先生做证明签字的。先生看来材料,实事求是的讲了当时的情况,对那份不实材料拒不签字,那二人动了肝火,大声斥责先生,可先生就是拒签,二人无奈只好起身,我送走二人后问先生:“您害怕吗?”他淡淡一笑,似乎有点不值一提的意思。师母在一旁说:“你老师解放前做过军阀的监狱,坐过日本鬼子的监狱,也坐过国民党的监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先生为人忠厚善良,对同事对学生都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他人,这种高尚人格令世人敬佩。
文革一开始,他的所有字画、书籍及藏品便被洗劫一空,连砚台、毛笔、宣纸都没了。我送去一本地理辞海书,他很高兴,因书上不只介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还介绍世界的名山大川,以后我去时,那书总放在他的枕头边,看来他是时常看的。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去给恩师、师母拜年,顺便带了画的几幅山水小品,恰巧金堤大哥也回潍过年,金堤大哥劝我不要画山水画了,学着画些工农兵政治形象的画,可恩师持不同观点,他说:“画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什么错,可以画下去。”先生对山水画艺术的执着精神,有远见有度量的胸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九年我下乡到了几百里外的胶南县,很少有到先生家请教的机会了。大概是七零年的初秋吧,我回潍探家时得知恩师已去世的消息,心情很是悲痛。见到师母和金惠大姐,告知了先生病重入院去世的一些情况。窗台上花草没了,院中小树也已枯黄,是我感到阵阵凄凉。离开时,金惠大姐拿出一本书,我一看是那本辞海,大姐说:“你老师临去医院,自知病体危重,叮嘱我不要忘记把这本书交给你。”这本书至今我还放在书架上,已是思念恩师的纪念物了。
先生青壮年时逢乱世,解放后又运动不断,他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精品。他深厚的传统功力,以大自然为师,不辞劳苦到名山大川写生的精神,是世人皆知的,他的作品和为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街谈巷议,常常能听到恩师的大名,若干文史资料都记录了恩师的业绩,他是中国画坛的一颗明珠,将与日月同辉,流芳百世。(胡有民)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中国山水画家李宝林:画家对待艺术要... 下一条:刘全军:我看程默散画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