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乾隆视为珍宝的兰亭诗序首亮相(图)
日期:2014/04/23 08:03:01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乾隆视为珍宝的兰亭诗序首亮相 

乾隆视为珍宝的兰亭诗序首亮相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清宫旧藏书画200余件,溯其来源主要为末代皇帝溥仪自清宫移运而出,伪满政权解体后散佚东北,后通过拨交、购买、捐献等渠道转归入馆。

  这些藏品绝大多数为《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著录,此次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联展展出其中的12件,其中被乾隆视为珍宝的《宋拓开皇刻兰亭诗序卷》、《元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是首次亮相。[NextPage]

 “兰亭诗序”曾备受乾隆珍爱

  万历丁酉年(1597)九月,董其昌从江西主试归来,在浙江钱塘,明代戏曲家兼收藏家高濂请董其昌为自己收藏的《兰亭序》开皇本作跋,董其昌在见到这件《兰亭序》拓本后赞叹不已。不仅如此,清代中期,这件经董其昌鉴定的《兰亭序》开皇本被大清皇帝乾隆得到,视为珍宝,并将其著录于皇家书画档案《石渠宝笈》续编之中,名其曰“《隋开皇刻王羲之兰亭诗序》(此卷即《宋拓开皇刻兰亭诗序卷》)”。

  被溥仪偷运出宫后在东北散佚

  1911年,溥仪逊位,依皇室优待条例,皇帝仍留居紫禁城。1922年后,迫于国内国际形势,溥仪开始为自己的将来筹谋。他先命贝勒载涛、载润等,对清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点查,在点查的同时精中选精,以赏赐其弟溥杰、溥佳的名义先后将清宫所藏的1200多件历朝名人字画潜移宫外,这一事件亦被溥仪《我的前半生》所载:“我们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方法是把宫中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以我赏溥杰为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溥杰每天放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选精的精品。因为那时正值内务府大臣和师傅们清点字画,我就从他们选出的上品中挑最好的拿。”

  这批由溥仪移运出宫的法书名画辗转于北京醇王府、天津的张园静园等地,后被日本人运往长春伪皇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在东北散佚,辽宁省博物馆藏《宋拓开皇刻兰亭诗序卷》即为其中一件。

  1950年初,历经颠沛流离的《宋拓开皇刻兰亭诗序卷》与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后调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等一批晋唐宋元时期书画珍品一同入藏辽宁省博物馆(当时称东北博物馆)。[NextPage]

“急就篇”比《千字文》还早500年

  《急就篇》,一名《急就章》。据文献记载,为史游奉西汉元帝之命所作。史游,生卒年不详,西汉元帝时官黄门令,因其所作字书卷首以“急就奇觚与众异”起句,便冠以《急就篇》之名。

  与《千字文》一样,《急就篇》是中国古代蒙童教典,但它的历史比《千字文》至少要早五个世纪。《急就篇》的出现,是在西汉元帝初元元年至竟宁元年,即公元前48年至33年间,距今已有约2400年的历史。《急就篇》不仅是蒙童的识字课本,也是书法章程,在汉魏教学习字中尤为盛行,初唐时期仍作为蒙童识字写字的基础课本广泛使用。自唐以后,《急就篇》使用日渐衰微,作为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蒙童教科书,其使用时间长达600多年。

  乾隆连买带罚没收藏赵孟頫众多书画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又谓鸥波,湖州(今属浙江)人。生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后入元为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

  他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绘画上主张“书画同源”,对元代文人画的成熟与风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书法上创造“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是开启元代复古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元代书坛的扛鼎人物。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全篇以章草写就。章草又称隶草,是隶书草化或兼隶书和草书于一身的一种书体。从形制上看,隶书与草书笔法兼而有之。画有波捺,是为隶。简率连笔,是为草,这是章草的总体特点。从章法上该书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牵连。笔划特点为在横画上省掉隶书的蚕头却保留了雁尾,字内笔划间有牵丝映带、缠绵连接,笔划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章草书体“务简而便”,遵循简省的原则,单字笔划以四到八画居多,十画以上者很少,而楷书以八至十五画为最多,可见章草比晋唐后通行的楷书笔划少。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被列入《石渠宝笈》续编的著录之中。由于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赵孟頫的书画,因而通过臣工进献、出资购买、抄家罚没等方式罗致入内府的赵孟頫书画数量众多,经《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著录的近300件,这一数量在明代以前的书画家中居第二位。郭丹北国网、辽沈晚报主任记者王志东《石渠宝笈》中的《宋拓开皇刻兰亭诗序卷》。辽博供图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台北故宫馆藏《秋山问道图》将首次在... 下一条:翰墨犹今——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在京...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