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江苏葛塘灶台画面临失传 传说起源于唐宋年间
日期:2013/09/03 17:32:1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在六合有个家喻户晓的谜题:“说它五脏不全,心中热火朝天,人人少不了它,日日与它见面”,谜底就是灶头。说起土灶头,大部分人都知道,而在六合葛塘流传的灶台画可能就鲜有人知了。如今,随着柴灶被逐渐淘汰,葛塘灶台画这一民间艺术也面临着消失。

  传说灶台画起源于唐宋

  四十余年前,在六合农村家家户户,无论草舍瓦房都少不了柴火灶头。临近饭点,袅袅的炊烟就从茅檐覆顶的老房子上头蹿了出来。随意走进一户农家,一眼就能看到用青砖砌成的半月形灶台,台子上松木的厚锅盖布满了油垢,如武士刀盾一样紧覆着铁锅。然而,灶台终究是灶台,烟熏火燎,无一亮色。能让灶台“蓬荜生辉”的,便是灶壁上描有喜鹊登梅或八仙过海图案的彩色画,村里人称“灶台画”。那灶台画虽非出自美术大师之手,却也画得有板有眼,颇为生动有趣。灶台画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据一些老泥匠说,灶台画大约起源于唐宋时期。

  在葛塘砌灶称“打灶”。打灶是件十分隆重的事情,要选择良辰吉日才能“破土动工”,其重视程度仅次于造房。有些农户在打灶时还要用小甏贮米和茶,打入灶内,或者埋铜钱,祈求灶神菩萨保佑全家安康。正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渴求,打灶师傅们便开始在灶头的墙壁上描绘各种寓意吉祥的灶台画。

  过去,泥瓦匠砌一座两眼灶一般只需一天时间,上午砌好灶身,下午粉刷灶壁,然后便开始画灶台画。此时,主人家早已把墨汁、颜料、毛笔之类准备妥当。泥瓦匠师傅熟练地将水彩颜料挤在一只只小酒盅里,在灶台上一字儿摆开,然后在每个小酒盅里倒入少量的白酒。泥瓦匠师傅一边倒白酒,一边对在一旁观看的主人家说:“用白酒兑颜料,颜色不容易褪掉。”并用新开锋的狼毫笔蘸上少许墨汁,在灶脚、灶梁上小心翼翼地以黑线勾勒出对称的花纹,在灶壁上画上鱼、竹、松鹤等之类的图案。这些画都是有象征性意义的,如画鱼则表示年年有余,画上竹则表示竹报平安,牡丹表示大富大贵,松鹤则表示松鹤延年等等。[NextPage]

 灶台画讲究一气呵成

  灶台画不是个个泥瓦匠师傅都能画的,只有一些泥瓦匠高手,不但砌出来的灶头火势旺、烟少、又省柴,并且灶台画也画得十分漂亮。在六合,至今还干着灶台画生意的灶师傅并不多,吴文龙就是其中一个。吴文龙住在六合葛塘街道前程村,要找他很容易,进了村儿随便找个人问问就行,因为从前几乎每家每户的灶台画都是出自他之手。初中毕业后,吴文龙就跟着师傅学泥工活儿,什么搭灶头、造房子、砌围墙样样都做。

  “这灶台画不比别的画可以修改,讲究的就是一锤定音,一次性画成,否则兆头不好。”吴文龙告诉记者,每每他在灶壁上画画时,主人家就在一边儿打下手,有时候还会有不少来串门的亲戚邻居,手艺好不好全在众人眼里。谈到这里,吴文龙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万一画错了该怎么补救,反正这辈子还从来没有画错过,可能算是天赋吧。”

  据吴文龙介绍,泥瓦匠师傅在画画时很是认真,不苟言笑。在脑子里酝酿好构图后,便可以一气呵成。当然,偶尔中途也会停下来喝口茶,或者点一根夹在耳后的香烟,一边抽烟,一边就盯着灶台画,皱皱眉头,想想下一步应该怎样画。“看似下笔如飞,好像十分随意,这可全凭师傅们几十年磨砺出来的功底。”吴文龙说。

  灶台画即将消失

  然而,葛塘街道的柴灶几年前就消失得差不多了,老房子拆光,砌了楼房。厨房已不是那个厨房,灶台也不是那个灶台,烤瓷板上安了煤气灶、电磁炉。“最遗憾的就是,一辈子都没带过一个徒弟。”吴文龙说,日子越往后干这行的人就越少,收徒困难,传承便难以为继。

  随着柴灶被逐渐淘汰,能画灶台画的民间艺人也如“凤毛麟角”了。当记者问及创作灶台画的数量时,吴文龙顿了顿,“真不好说,少说得有两三百幅灶台画吧。”然而,作为灶台画艺术的创造者,默默无闻的民间灶台匠人,从不曾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名字。“现在灶台都拆没了,画了一辈子的灶台画也差不多该停笔了。”吴文龙叹叹气,便不再说什么。(金陵晚报记者 陈岑)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博友文化之旅笔会在北京密云举行(图... 下一条:沈阳故宫珍宝展康乾龙袍与云板引人注...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