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美术家网消息,“鉴古出新”——南京首届临书大展4月2日至5日在南京美术馆举行。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不搞开幕式,在馆内设茶会区,为作者与观众提供交流平台。 自东汉末年以来,人们学习书法就开始有意识地以名家为师法的对象。因此此后的书法史,其实就是一部名家书法的传承发展史。二王、颜柳、苏米、赵董,都是这部传承发展史上重要的纽结,千百年来代代递嬗,蔚为大观,形成常说的帖学。自明末清初以来,受学术研究“采铜於山”观念的启发,周秦汉魏的无名氏书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形成一个与帖学相对应的艺术流派——碑学。无论帖学还是碑学,都从未割断与经典作品的关係。每一代人在接受和传递这些经典时,都有意无意地加入了自己的观念和个性。任何书法作品都要置身於其它的前辈艺术家的作品序列之中才能获得“经典”的意义。 此次展览由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南京首届临书大展作品集》同时首发,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市书协主席孙晓云为该书作序。该临摹书展旨在传承体系、弘扬文化。 孙晓云介绍说,临摹展的目的是“传承体系、弘扬文化”,期望通过展览与观摩,相互切磋和探讨并从中获益。由于展览临摹的范本和方式听任参与者自选,这使得展览作品的面貌将更加全面与多元,相信大家在临摹中已有新的收获。 共有331位作者的作品入选展览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