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15位艺术家集结“苦瓜家园”纪念吴冠中逝世两周年(图)
日期:2012/06/30 10:23:45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吴冠中 《苦瓜家园》 油彩  1998年作

 
《苦瓜家园》局部


  吴冠中《石榴》

  吴冠中的苦瓜精神

  “苦瓜家园,苦难的家园,艺术的家园。……苦瓜藤上结苦瓜,瓜蔓连连自有家。一旦生在泥土上,一任风霜磨洗它。”这段话讲吴冠中先生1998年的作品《苦瓜家园》,吴冠中为《苦瓜家园》配文:“苦瓜藤上结的全是苦瓜,何必羡人家的甜瓜。安于苦瓜之家,苦瓜之族。但品种年年变,谁能估量苦瓜前景。”他的这种苦瓜精神在艺术教学上成就了不少艺术家,吴冠中先生1950年从法国回国后,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作为艺术教育家,育人无数,硕果累累。

  1991年5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并出版画册《吴冠中师生作品选》,吴冠中在前言中写道:“苦,苦学,苦练,这个集子里的同学们都是在苦涩的道路上成长,同属一条藤上的苦瓜。他们着根于污泥中,依靠土壤、水与肥,渐渐伸直干枝,熬过风霜,晚秋季节吐春蕾,但都已年近半百了。他们都下过扎实功夫,痛恶拔苗助长,踏踏实实走各自的路,明白自己的份量,我行我素地安于苦行脚的艺术旅程。”

  当时参展艺术家包括吴冠中、王怀庆、刘巨德等13位艺术家,后来展览移至香港继续展出,那次展览让他的多位学生开始被艺术界所认可。百雅轩艺术中心总裁李大钧对雅昌艺术网说:“1991年的那次展览是吴先生主动提议发起的,因为那时候,他的社会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是他过去长期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教学的这些学生多数还是默默无闻,个别有一些社会影响,所以吴先生希望通过他的一次带动,好好提携一下他的学生,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情感的表达。”


   吴冠中与他的15位学生

  21年后的又一次集结

  2012年6月25日,是吴冠中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老师,吴冠中的15位学生集结又在一起,在百雅轩艺术机构展出了“苦瓜家园——2012吴冠中师生作品展”。

  对于这21年之后的展览的意义,李大钧说:“今天这个展览,当然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首先这个是一个吴冠中去世两周年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活动。实际上怎样搞吴先生的纪念活动呢?我们百雅轩包括和吴冠中的研究中心一直有在讨论,但是还是觉得最好的方式,纪念吴冠中最好的方式还是展出他的作品,因为吴先生说他没有离开,他就活在他的作品里边,想念他就来看他的作品,而且不仅仅是吴冠中的作品,我们觉得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他的艺术体系,他的艺术精神,应该说在他去世这两年之后应该说还是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的。其中他的一个重要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的一种传统,我觉得还是他的艺术品质。他这批重要的学生,王怀庆、刘巨德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学生绝对是吴冠中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的部分也好,一个延续也好,所以我想把吴先生和他的15个学生的作品组织在一起,让人们不仅能看到吴冠中的作品,也能看到他的学生的作品,而且这种方式也是他的学生,包括我们这样的一些有关系的,有关联的这批人们的一次思想的表达。”

  展览展出了吴冠中捐赠给国内外各公立美术馆绘画精品的复制品20幅,以及他的15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王怀庆、王秦生、卢新华、闫振铎、任景钦、刘巨德、刘永明、杜大恺、李木、李付元、杨延文、林学明、赵士英、钟蜀珩、黄冠余的油画和水墨作品50幅。展览以吴冠中油彩作品“苦瓜家园”命名,苦瓜藤上结苦瓜,这个展览通过整体性、规模型的陈展,诠释吴冠中艺术体系的苦瓜精神,展览中,吴冠中的15位学生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墨、水粉、版画等,面貌各异,这也是吴冠中在教学中所坚持的,他从来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与自己的创作有雷同,他倡导反叛。


  局部

  王怀庆:吴先生希望我们都是叛徒

  吴冠中对于学生从来不会约束或压制,他的教学凭两种方式,一是介绍前人的经验得失,二是着力启发。“在艺术中,在教学中,我坚决走中西杂交的路。这些同学原都是西洋画系的,我教过他们的是素描和油画,我在西画教学中掺杂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我总想藉西方的解剖刀来剖析中国的传统,想用传统的综合观来概括西方的繁琐铺陈。无论用油画、墨彩或别的任何工具,年轻的一代对中西融汇问题比我理解得更深刻,他们的成就或将或已经超出老师了。我属于摸石头过河的一代,他们属于建桥的一代了。”

  王怀庆此次展出的是一张4米长的巨幅版画和两张油画,他所继承的是吴冠中把中国元素转化成中国的一种精神的原点,对于吴冠中的教学,王怀庆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在二十一年前搞师生展的时候,吴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反对学生像老师,为什么?他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面貌,都能够在艺术道路上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他希望的,所以他希望他的学生都是叛徒,而不是效仿式,更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他绝对反对这种,这也是他的教学的理念,我们今天这么多学生把作品凑在一起办一个展览,也算是对老人家的一个汇报,让他判分。”

  对于一个面貌各异的师生作品展,李大钧说:“吴冠中说他不是教技术,他教艺术,而且他主张学生的自主的创造,不是因循他的老师,所以他的学生也很自觉的把他们的绘画的形式、面貌还是和他的老师拉开距离,甚至在学生中有一种共识,觉得简单的模仿老师是他们的可耻,是他们不理解老师艺术主张的一种表现,所以你看到他的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面貌,可能在中国艺术大师的学生体系中也只有吴冠中的学生展览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风貌的展览,当然尽管作品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艺术主张、艺术精神是比较相通的。”

  吴冠中先生曾说,想念我,就来看我的画吧,我就活在我的画里。他也曾引用他的老师吴大羽先生的话,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艺术国际”网站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百名将军部长艺术家迎十八大书画作品... 下一条:雕塑家33年前创作女航天员雕塑 面容...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