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解读中国当代名家孙德才书画作品(组图)
日期:2020/05/07 15:13:3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艺术简介

    孙德才,1950年8月出生,辽宁铁岭人。1968年入伍,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高级研修班。系空军报社原主任编辑,记者,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常务理事,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公共美术部画家,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名誉院长。

    孙德才的山水画作撷军旅与人文之长,技法超拔,画风俊逸,情满笔端而不溢,意达细部而不累,以神入画,又离画传神,具有时代军旅山水的实验品格,乃自成一家,被誉为当代军旅山水画的代表之一。孙德才画作承中国古典山水传统,而以军旅一派行世,尤以巨幅作品为长。其画笔触雄浑,而意境苍劲,近观则临风浩荡,远望亦出云磅礴,恰如其分地实现了殿堂画卷的艺术张力,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骨力并举,气象万千。同时,又得益于自身细腻、充沛的人文情怀,蓄雅丽于优美之态,喻旷达于壮美之姿,且二者相互映衬、回环、调和,得以兼美,将中国传统士人山水冲淡、平远的美学趣味融入新时代军人视野的崇高、正大气象之中,既匡正了军旅画作阳刚有余而柔情不足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巨幅山水尺度愈阔而气韵见薄的难题。其画风格调高远且质地淳朴,使山水之作“可观、可游、可居”的绘画美学亲切可感、雅俗共赏。故孙德才山水画作品多为国家级重要场所收藏,亦作为礼品见于外交场合,并常年参加军内外及国内外大型展览。

《苍松自舒待客来》68×136cm

在灵动飘逸中寻求人文观照

——读孙德才中国山水画

于光明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其画法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但对山水画的本质定义在不同历史节点中具有不同的陈述和思考,今天人们言说的山水画均是具体不同语境之中的山水画,也显然不同于东晋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而是画家内心的一种先验、一种秩序、一种情感的形式结构,既同于和相似历史序列中的山水画,却又不同。孙德才山水画作品极具其特征,他的烟云、群山、意境、韵律、学养构成了他独特的美学元素和艺术气象,读来回味悠长、荡气回肠。

《光明之巅》68×136cm

    神形之云。孙德才笔下舒卷飞扬的云气、云层、云阵、云势,已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云法,他是以云彩为中介,连通天地上下,达到云与山共舞、山与云相容的华滋乐章,而且他的云法极富运动感、体积感、厚重感,脱离了传统单一的“勾线法”、“留云法”、“晕染法”的程式套路,是以一种云开天地的浩荡与雄浑、永恒与瞬间、生命与空间哲学精神的呈现,是造山川之大气、积云势之大境,示人、诲人、激励人。黄宾虹说:“实处易,虚处难。”因为云是实的也是虚的,更多是虚的,画得太实不行,画得太虚也不行。孙德才在他的作品中致力于云的表现,把外在物象转化为心中物象,充分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和笔触的刚柔疏密、旋转扭动来体现云的各种美妙节奏、变化,融合西画中形、质、动、光、色等多种因素处理云的“三维”关系,突破了云在受光、背光、明暗之间的表现手法,从而使作品中的云气充满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他的《高天流云》《西岳雄姿》《云烟万壑松风起》等许多作品里,我们领略到“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遐想时空,更享受着大自然万物不息、云海奔腾的律动和交响。

《万山凝神看云起》125×245cm

    脉动之山。孙德才画中的山川巍峨峥嵘、气势磅礴、撼人心魄,令人鼓舞动容。无论是云雾缭绕的黄山、挺拔险峻的华山、正 气苍茫的泰山,还是蜿蜒起伏的峨眉山、太行山和长江三峡,或刚健凌然,或恢弘豪壮,或灵动中不乏凝重、绚丽和雄强。生动有四,其一是气势。他在表现山势时注重险绝,把欲擒故纵的山峰和山脚进行重心配置,蓄意谋取其气、其势,如《峨眉晨曦》《晴岚染翠》《高山仰止疑无路》等许多作品,丘壑之美充溢着满满的张力。其二是呼应。中国山水画采取的散点透视,孙德才在他的山川章法上,不论实处或虚处,非常在意呼应顾盼,有时虚的部位就是一个山岭,他一次皴擦勾染,就达到了顾盼生姿的效果,使画面虚实相生、轻重相间、聚散错落、摇曳生姿。其三是细腻。孙德才用笔坚实沉着,转折起倒,或细或简、或侧或卧,繁复密致,恰到好处。

《列阵太行》97×120cm

    他浓墨加淡墨、淡墨加浓墨,或先枯后湿、或先湿后枯,达到层次分明、笔墨融洽、繁简搭配、感情相通。2007年参加全军美展的作品《嵩岩石碧挂飞流》,作品以密不透风的构图作力书写群山的壁立千仞、氤氲蒸腾的动态,受到读者喜爱。其四是变化。他主张传统不能学得僵硬,必须“化”,就是运用前人的技法,加进自己的认识、理解、情感、修养及笔墨,使之更接近描写对象。所以在表现南方山和北方山的质感、形态、环境、气候时他运用不同的手法、技巧,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山水所不同的自然特色,也使读者感受到一个画家在画技、画理、画论上深刻的学术思考。

《翠峰流云》136×68cm

    天地之境。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形而上之道,轻形而下之器”贯穿于2000多年的中国画的繁衍中,它常以意境美取悦于人,读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由此受到感染。孙德才以其功力、底蕴赋予他作品浓厚的诗情画意和引人入胜的哲学思想。北宋郭熙《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把孙德才任何一张作品张挂起来,都可以和唱一首首古今长在、高山流水的美妙词曲,他的作品往往突破现实景物的限制,善于将诗景融入画面中,让读者在他描绘的境界里自由畅想,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达到画外情、画外意。而孙德才正是“立身画外,存心画中”,他多次登临黄山,有一次在云雾弥漫里攀上莲花峰,他陶醉在一片云海仙境里,在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中吟诗道:“黄山最险莲花峰,秀丽神奇妙趣生。

《庐山云海万千重》68×136cm

    兴观云瀑峰巅出,犹入瑶池仙境中。”事后他创作了《黄山云海》《光明之巅》《鲫鱼背》《莲花峰》《迎客松》《观海》《独秀》《云开千峰出》等数十幅黄山各个景观的作品,他把自己一点一滴的感悟渗透到每幅作品里,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另外,启迪心灵又是他作品给人的一种品味。清唐氏《绘事发微》说“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好的中国画映射了中国儒、道、佛哲学思想滋养和孕育的情理,把“天人合一”的精神贯穿于作品始终,从中让读者能够感悟天地造化、感悟生命流动、感悟宇宙阴阳。他的《造化钟神秀》《黄河触山动、惊涛骇浪行》《万壑松风迎江流》等作品,都发人幽思,你会在踌躇不前时得到前行的激励,你会在快乐喜悦时得到宁静致远的沉思,你会在郁积难言时得到海阔天空的开朗。

《三峡情思》四条屏 34×136cm×4

    生命之韵。中国山水画是“以气韵求其画”,孙德才深谙其理,他说气就是气脉、气质、气势、气息、气格等,认为只要气贯全篇就通;他说韵就是风韵、神韵、高韵、天韵等,认为作品要有风气韵度、情调神姿。他深信明人陆时雍的“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的至理名言。创作时他时时注重相由心生,“写胸中之丘壑” “吐胸中之造化”,在布局谋篇、落墨运笔、勾勒皴擦、肌理表现、渲染上色等各个程式上,他在追求实践“意居笔先、笔到意生、意到笔不到、笔不到意到”等意象理念,把握作品上下左右的对应、呼应和气口、气场及势头、势态,力求作品构图皴法壮健,气象高华,来龙去脉清楚,不矫揉造作,既健壮又不粗犷、既细密又不纤弱,有自己的语汇、有自己的表现。

《泰岳朝晖》125×245cm

    因而,无论是纵180CM、横800CM的悬挂解放军某总部机关的《春风又染江南岸》,还是悬挂中央国家机关的巨幅《青山绿水共为邻》《烟岚远岫》《长城万里映金晖》等作品,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都跃然纸上。站在他的《高天流云》作品前,犹如漫天云瀑从你头顶上倾泄下来,那种气韵和意境由不得你交口称赞。

    石鲁讲“山水即人 、人亦山水”,这是状物和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修炼。孙德才深有感触的跟笔者说:“无论你是否乐意,画里一定会透露你的心性、你的情绪。画到最后是画你自己,画出你的所思所想,所祈所盼。技艺固然重要,情怀决定高下”。

    作者为:《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资深编辑、文艺评论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委员



责任编辑:雅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当代画家郭利光艺术大境界(组图)... 下一条:解析中国当代杰出名家周铭书画作品(...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