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聚焦写华夏风骨 泼墨抒中国精神——浅析韩绍先焦墨山水
日期:2017/07/20 12:06:23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黄宾虹言:画有焦墨法,最为高古润朴。北宋画多用焦墨。宋元人之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北宋山水画之气骨与焦墨风骨相关联。当代也有很多画家以焦墨画山水,韩绍先即是其中一位有个


    


    所谓焦墨,浓墨之极为焦。焦墨是不借助于渗化的画法。古已有此画法。五千年的彩陶就是这种画法。隋唐兴盛起来的壁画也基本上是焦墨画法。清代程䆳纯用渴笔焦墨。近代张仃先生也画焦墨。自古以来,焦墨就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知稀为贵,因此画史上焦墨山水画家如凤毛麟角。用焦墨必学力之深奥方敢着笔。

     黄宾虹言:画有焦墨法,最为高古润朴。北宋画多用焦墨。宋元人之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北宋山水画之气骨与焦墨风骨相关联。当代也有很多画家以焦墨画山水,韩绍先即是其中一位有个性风貌的焦墨山水画家。
     韩先生的焦墨山水,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生,不断探索,兼容並蓄古今山水画家之长和中外绘画有益之处,逐步确立起自已的焦墨山水画风貌。
 



  


 一、文武双修 骨法用笔 溯本求源 继往开来
 
    韩先生在以黄宾虹提出的五笔法,即:平、圆、留、重、変为主导思想的基础上,以书法行笔入画。因他也是书法家,尤钟爱宋人米芾的书法,用笔八面出锋,风牛阵马,沉着痛快。韩先生还是一位武术家,曾习练少林、太极、刀、剑、棍等几十年如一日,行笔犹如挥拳舞剑,在宣纸上恰如沙场演兵,长枪大戈,轻沉並重,刚柔并济,重似高山坠石,轻如蜻蜓点水。徐疾相间。静如处子,动似脱兔。惊蛇入草,飞鸟出林。用笔兼有捻杆,自然把太极拳的螺旋劲,缠丝劲揉化入笔迹之中。
     太极阴阳融画理,金石书法入毫端。以渴笔焦墨勾、皴、擦、点的骨法用笔,溯源籀篆,参之行草,如屋漏痕,如折钗股,枯藤坠石。体现其焦墨用笔之阳刚、雄强、苍劲、厚重、生涩、老辣、古拙、天然。笔酣墨畅,兴会淋漓。
      韩先生认为,美术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多年来,继承优秀山水画传统。作了大量的临摹,並有所创新。临摹古人优秀山水作品,他至今没有间断。清四僧中尤重石溪(髡残)和石涛,缅邈幽深,奥境奇辟,浑厚华滋,郁茂苍浑。引人入胜的境界。学习元四家中尢重黄公望的线,王蒙的繁密重林,长松茂树,峰峦叠嶂,焦墨渴笔的苔点皴法。取其精华所用。
 


   


二、跋山涉水 师法自然 应物象形 章法缜密
 
     韩先生深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走进生活深处,与山树云水零距离接触,同自然为师,"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胸中丘壑细嚼碎,眼里云烟化精神。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在山水画创作中,他坚持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山水画创作之路。多年来他足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身负画具,登山涉水,三山五岳收入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初由眼中之山一一取其貌,写实写生;再到心中之山一一得其神,写意写生。从小幅写生到四尺整幅、六尺整幅;从搜集素材写生到后期的对景创作;从原耒毛笔水墨写生到后来焦墨写生,放笔直取,落笔成形。完成数以千计的完整的写生作品。可称得上是当今山水写生作品较多,质量高的山水画家。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构图方面有自家独到之处。 他在章法上除按传统山水画构图的规程外,有自己的创作发挥。无论写生或大幅创作,从来不打草稿,不在纸上设计,不用九朽一罢。用焦墨直接落笔、或从下(上)往上(下)推写展开、或由(左)右至(右)左,同行草书一样落笔,生长树木,立定山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气呵成,气贯长虹。在章法中,整幅作品构图,深悟黄宾虹先生关于每个中国汉字就是一幅山水画构图的理论,运用到山水画章法中有奇新之效。注重阴阳之说,虚实对比,繁简处理。
纵观韩先生焦墨山水,疏密得当,大疏大密中,树木以较繁密处理,近石则以简疏对比。虚实遵循太极阴阳一黑一白,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相生相发,相反相成之理,加之得当的落款钤印,使整幅作品构图完整,别出新意。
        


 
三、焦中见彩   渴笔求润   主题明确,立意深刻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画的写生或创作中,在重笔法的同时更重视墨法。本来常规墨法中有浓、淡、破、积、泼、焦、宿七法。有七墨则容易作一幅水墨画。有七法如同乐谱中有7个音符、容易作一首乐曲。而焦墨画,如7个音符中只一个,而且要成一支好曲,作一幅好画。这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况且,谢赫的中国画六法中有一法:随类赋彩,焦墨,只一种黑,还要表现出山水丶云树的多种色彩,可谓难上加难了。但在韩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中,难题应刃而解了。
    所谓墨法,用墨之法。观韩先生作画,他笔上蘸饱墨后,第一笔落在整幅画中最浓黑的部分如郁郁葱茐的树叶植被或近大石头等,继而用笔上略少的墨画树干或中丶远山石,待笔上渐无墨时,正好用于皴擦画面极淡处的远山或云雾。他说:这是笔墨顺序,惜墨如金。观其作完画全过程,案头笔洗内水依然清彻干净。传统山水画中有淡墨染法,而其焦墨山水画中只能以擦代染。他在墨法上也适当运用积墨法,墨上加墨,增加遍数。经过落笔轻与重、墨色多与少的权衡铺排,直到层次清晰、墨色鲜活,如着以多种色彩一般。看上去犹如水墨画一般,虽然干裂秋风之笔,画面却显现出润含春雨之效果。  
      韩先生认识到:画是文之极。一幅山水画创作,首先有主题立意,而且一幅好作品有诗情画意,凭着他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以诗为画魂,用山石云水表现什么?说明什么?所以,他讲,山水画要有势、有情、有趣。势,就是画面山石云水表现;情,就是立意主题;趣,画面的趣味,画眼中人物、动物、与人相关联的屋宇、村庄等。加上自作题画诗,诗书画相映生辉,更突出了山水画的立意。
 




四、立足当代 心怀祖国  阳剛正气 堪媲古今 
    

 
     中国传统审美有阳刚、阴柔之别。西方传统美学对美的划分有优美、壮美、崇高、丑美等取向。传统山水画有殿堂气丶庙堂气、山野气象等审美取向。韩先生的焦墨山水取向是雄强丶阳刚、壮美、正大气象,有时代精神。如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要跟上时代发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酰,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让灵魂如阳光般明媚,充滿正能量,给人传递正能量。好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作为当代山水画家,要要担当,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描绘祖国壮丽河山,为山河立丰碑。要借喻山川壮美绘写中华民族的脊梁风骨。泰山之傲立天东,太行如铜墙铁臂等。



    


     俗话说:旁观者淸。我们且把韩先生的焦墨山水画同古人与今人相比较:
     清代新安派焦墨画家程邃的画,因其为明代遗民,感情中有亡国之痛,家破之哀,所以画面呈现出一种萧疏、哀凉的阴柔之感。而韩先生表现的是雄強正大丶壮美河山,画面充实饱满,阳刚之美,启迪人们积极向上。
    黄宾虹先生所画焦墨多为小幅,多为筚路蓝缕,未能全力以赴克尽其才。韩先生深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道家精髓,面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无论大小画作均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
    张仃先生的焦墨写生,开创新时代篇章。但在一定程度受到生活写实的束缚,缺少一定的传统绘画语汇,包括皴法,写意抒情,畅达不足。
      当今也有不少焦墨山水画家,风貌多样,在立意构图上,宣称崇尚文人画,一幅作品寥寥几笔,一种抽象符号,无形无趣也看不出传统文人画所传达的隐逸高远绝尘的精神寄怀。甚至,有的有焦墨画似西画素描;有的勾轮廓线类同国画白描;有的用浓墨横涂竖沫,不见骨法用笔,沒有骨线支撑立于画中等等。
   综上所述韩绍先的焦墨山水热烈淳厚、雄奇刚劲、气韵生动,其如王者枕戈待旦。与古与今焦墨山水画家同而不同,在当今山水画坛上可称“独树一帜”!
      可谓:画家道义重承担
           为我中华写河山
           文武双臻入画境
           笔墨一挥正气篇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画这个领域中不懈努力耕耘,潜心创作,"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我们期待他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问世,聚焦华夏风骨,壮写中国精神。(韓紹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七段。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杨珊/文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王阔海的新汉画丰富了当前中国画创新...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