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古代帝王显贵这样避暑纳凉
日期:2015/07/13 08:20:1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古代冰淇淋古代冰淇淋唐代空调房唐代空调房掐丝珐琅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掐丝珐琅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木质冰箱(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木质冰箱(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冰鉴(湖北省博物馆藏)青铜冰鉴(湖北省博物馆藏)

  小暑刚过,说明炎炎夏日已经到了,现代人享受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空调、冰箱、冰饮等等都是酷暑必备品。那么,注重养生的古代帝王们,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早期酒具: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 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清代宫廷木质冰箱

  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 。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 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箱内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为里,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盖板通常为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使用时可将 活板取下,先在箱内放入冰块,然后便可以将瓜果、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随时排放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散气通风,在保鲜食物的同时,亦可借助里面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由于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掐丝珐琅冰箱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冰箱同样为数不多,但其中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制品,却独具特色。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厘米,上下均呈正方形,其中口部边长72.5厘米,底面边长63厘米。箱体为木胎、铅里,表面均采用掐丝珐琅工艺。盖面和箱体四周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面为冰梅纹饰,色彩艳丽,工艺十分精湛。盖的边缘采用鎏金工艺,并饰以“大清乾隆御制”款。箱底一角留有一个圆形小孔,盖面则有2个铜钱状通气孔。箱体两侧共有4个坚固的双龙戏珠提环,造型别致美观,便于搬运抬放。此外,每件冰箱还配有一个高31厘米、重21千克的红木箱座,四角包镶兽面纹饰,座的造型与工艺同样别致、精细,与安放其上的冰箱浑然一体。

  唐代空调房

  唐宋时期,避暑纳凉已成为皇家宫廷、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古代冰淇淋

  北魏时奶制品就很多,《齐民要术》载有各种各样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不过天冷才做,没说到夏天加了冰再吃。元朝陈基说:“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这冰酪,与乳糖真雪相似吧。

  南宋杭州街头还有很多暑汤冷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虽然没加“ 雪泡”、“冰雪”字样,但不加点冰块,恐怕也说不过去。

  典故

  慈禧太后 爱吃冰镇消暑小吃

  金易先生所著《宫女谈往录》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 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由此可见清宫夏季用冰之一斑。

  行宫避暑

  清代,皇帝喜欢在夏天去行宫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处,必须在夏至前搭好脚手架,高过殿顶,顶上用苇席铺好。天棚虽然破坏了宫殿的美观,但它起到了隔热作用。皇帝、后妃的寝宫夏季门上安装竹帘,以防蚊蝇。后妃出去散步,宫女太监都要为他们提着熏香炉驱蚊蝇。扇子是皇帝、后妃必用之物,宫扇、团扇、羽毛扇、折扇等等,应有尽有。

  【清帝行宫】:承德·避暑山庄 山村野趣,无暑清凉

  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历时89年建成。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唐太宗行宫】:铜川·玉华宫 隐于山涧,不知暑热

  玉华宫位于今中国陕西省铜川市,是唐朝初期兴建的“离宫”之一。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五月,原名“仁智宫”。建筑范围仅限于当时的凤凰谷。唐太宗时在原仁智宫的基础上继续扩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完成。

  【康熙行宫】:五台山·菩萨顶 参禅悟道,心静则凉

  五台山台麓寺、康熙行宫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称为“金五台”, 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是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

  【乾隆行宫】:木渎古镇·虹饮山房 浓荫绿水,林风清幽

  木渎在苏州吴中,乾隆爷六下江南却要次次居此,龙心愉悦,风景必不能差。木渎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