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闳中和《韩熙载夜宴图》
Hits:1395
Date:2013.11 |
南唐有位大官僚,叫韩熙载,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受到重用而沉迷于声色,常常彻夜开宴会。后来,后主李煜即位,有意让他出任宰相,可又不放心,想了解一下实情,于是命顾闳中①到韩熙载家中查探一下。顾闳中回到宫中,凭记忆描绘了一幅韩家夜宴歌舞的图卷。这就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此卷共分五段...[详细内容]
|
|
傅抱石:非酒不画
Hits:1349
Date:2013.11 |
书画大家的落款印章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直抒心志,有的怀念故土或心爱之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很多画作的闲章更是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由此可见酒与傅抱石画作的特殊关系。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详细内容]
|
|
徐悲鸿一双慧眼识“二石”
Hits:1297
Date:2013.11 |
在我国画坛上,向有南北二石之说,北指齐白石,南则傅抱石。而十分赏识和支持“二石”的,其中就有徐悲鸿。徐和“二石”的亲密友谊是世人共知的。 1917年,57岁的齐白石定居北京,以刻印卖画为生。当时的京派正宗画家出于封建文人的偏见,根本瞧不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致使齐白石的画虽然定价很低,但仍很...[详细内容]
|
|
图)8旬老人画老北京胡同 细致胜乾隆年间地图...
Hits:1340
Date:2013.11 |
舒了画出的朝阳门地区周边的胡同。 为求一事成,舍去乐半生;徘徊胡同里,春夏复秋冬。这短短四句话,成了82岁北京老人舒了26年来的生活写照。为了能将老北京的风貌和文化记忆留给后人,自1987年起,舒了用15年走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而后用8年画胡同,现在又在写胡同里的故事。[NextPage]平凡...[详细内容]
|
|
(组图)傅雷之子:造成父亲悲剧的根源还未彻底铲除...
Hits:1369
Date:2013.11 |
傅雷夫妇的新墓碑,镌刻着《傅雷家书》中的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韩福东 摄 南都首席记者韩福东发自上海 傅雷(1908.4.7—1966.9.3),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文革”中与妻子双双自杀,1979年平反。2013年10月27日,傅雷夫妻合葬于上海浦东福寿园海港陵园。 傅雷、朱梅...[详细内容]
|
|
恽南田遇王石谷改画花卉
Hits:1359
Date:2013.11 |
恽南田的伯父恽向是个名画家,南田从小就跟伯父学过诗文绘画。脱离火坑归家后,南田开始画山水。他的作品在当时的一些画家、文人中评价已经很高。历来所出的各种绘画史籍,都将他的山水作品列入清初的摹古派内。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大都师法宋、元诸大家以及明代沈周、唐寅等人笔意,以后又与当时画坛上颇...[详细内容]
|
|
黑白可染红色稀
Hits:1376
Date:2013.11 |
以饱满厚重的墨色表现雄奇壮美的山河,是一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作品的鲜明特色。可染先生的作品在浓重的黑白基调上,以施用的整体色调划分,则有着绿、蓝、棕、红四类不同风格、不同意境。其中“红色”作品最为稀少,也最具特色。 红色是最让人情绪激昂的颜色,也是中国山水画中驾驭最难、施用...[详细内容]
|
|
“荷痴”黄永玉 黄永玉画荷故事
Hits:1393
Date:2013.11 |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有的人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山水,一种很清雅的、表现文人出世的...[详细内容]
|
|
杨仁恺再考故宫散佚书画(图)
Hits:1410
Date:2013.11 |
元·赵雍《人马图》新版《国宝沉浮录》增补30多件“国宝”资料由原辽宁博物馆馆长杨仁恺先生独家授权,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国宝沉浮录》修订本。修订本《国宝沉浮录》增补了30多件新发现的古代书画珍宝,披露了不少珍贵的有关故宫收藏的古代书画的新材料,讲述了此书成书的内幕。历经艰难考证不倦...[详细内容]
|
|
美术模特儿佚事趣话
Hits:2007
Date:2013.11 |
美术家需要模特儿,模特儿离不开美术家。在模特儿群体中有普通劳动者、有画家的家属、有名人、有达官显贵甚至还有皇帝国王。他们与画家共同演奏着一曲交响乐章,在这个乐章中有不少小插曲,通过这些插曲,我们可以领略到艺术家们是如何对待模特儿、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不同阶层模特儿...[详细内容]
|
|
给画家当裸体模特的美丽少妇(图)
Hits:1340
Date:2013.11 |
图文转自大洋网 我2005年夏天时出差到广州,有机会见识了一下那里正在流行的人体画室,真不错。那是一家相当整洁的画室。画室中央是一张没有扶手的沙发,上面铺着白布。沙发后面又一个供模特换衣服的屏风。面对着沙发有两排大约十多个画架。画室晚上7时开始到10时结束,三小时收费50元,共有两节课。...[详细内容]
|
|
冯文凤赎画补过
Hits:1358
Date:2013.11 |
在广东,闺秀书画家为数不少,但较有传奇色彩的,可以从冯文凤说起。 冯文凤出于1902年,广东鹤山人。父亲是岭南书法名家冯师韩,对说文及声韵学研究颇深,犹精于隶书,与邓尔雅有“邓篆冯隶”之称。冯文凤自小受父亲影响,爱好书法,用笔的顺逆、转折、方圆、肥瘦、迟速、浓淡、枯润皆有家法。其...[详细内容]
|
|
大师的笔误
Hits:1362
Date:2013.11 |
人无完人,大师也有笔误的时候。 偶然翻看一本初中《美术》教材,“名作欣赏”栏载齐白石老先生一幅画《葡萄与蚱蜢》,画意情趣盎然,笔法简括高妙:一篮葡萄紫莹莹鲜活欲滴;筐梁上伏一小草虫,似爬似举,极灵动。赞叹间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劲:那小虫不是蚱蜢,是一只螳螂,举着一对“大刀”,似正...[详细内容]
|
|
(组图)毕加索14岁画技高超 达芬奇18岁已超越老师...
Hits:1355
Date:2013.11 |
毕加索 (14岁) 《姑妈佩帕的肖像画, 1896》 毕加索 14岁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他七岁时,就可以画学院式的素描,而且巨细靡遗,十分精确。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院高级班,画了《...[详细内容]
|
|
(组图)北京展示前官员狱中书画:黄光裕等获评标兵...
Hits:1341
Date:2013.11 |
赵凤一曾经是一位正处级干部,其油画作品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昨天,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墨香艺韵 重塑新生”服刑人员“光明行”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开幕式。本市所属各监狱服刑人员狱中创作的74幅书画作品首次面向全社会正式展示,其中包括前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在内的...[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