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生:融合中西绘画 写天地之灵气
Hits:1360
Date:2014.04 |
象的墨韵。他常用细笔表现小鸟的造型和神态而草木和空间的表达水色交融,笔韵通达。天人合一的意境形成视觉的焦点,更具可读性。作品营造的空间,是现实和抽象的结合。作品中抽象美的元素比较多,但又不脱离具象,让人在理解...[详细内容]
|
|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组图)...
Hits:1424
Date:2014.04 |
高居翰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者高居翰(James Gahill)于美国时间2月14日在加州家中去世,享年87岁。他在《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系列著述中所构建的对于元明清绘画的独特叙事分析模式,被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高峰。 最后的著述 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详细内容]
|
|
郭公达:谈山川的诗韵
Hits:1393
Date:2014.04 |
郭公达先生1931年生于安徽萧县,自幼喜欢画画,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任教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教学和创作。他的山水画以“浑厚洒脱、沉雄苍劲”的风格蜚声大江南北。他曾在京、沪、苏、皖、厦等地举办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详细内容]
|
|
姚治华:应邀接受白俄罗斯记者专访
Hits:1405
Date:2014.04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记者:许顺喜 刘瀚锴 摄影:聂伟丞)报道:甲午年春节前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姚治华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寓所,应邀接受了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联盟副主席、著名外交家伊戈尔·巴巴克、白俄罗斯国家广播电台资深记者英娜的专访。 ...[详细内容]
|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探——齐白石有仇官情结吗?(组...
Hits:1410
Date:2014.04 |
不倒翁 在齐白石的作品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就是以不倒翁为题材的作品。在现实中不倒翁虽是儿童喜欢的玩具,但在齐白石这些作品中表现得却没有一点童趣的味道;不倒翁是民俗艺术品,民俗艺术大都表现民间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乐趣,这一点在齐白石这些作品中也不存在。可见齐白石只是将民间这个艺术形式拿来...[详细内容]
|
|
杨卫:重要的是发现
Hits:1441
Date:2014.03 |
由著名学者于建嵘和荣剑两位先生策划的“发现——买得起的艺术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这其中,既体现了他们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他们对艺术价值的一种正本清源。 当代中国的艺术生态,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尽管跟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其中一部分艺术家早就脱贫致富,成了...[详细内容]
|
|
遗孀廖静文:徐悲鸿笔下的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
Hits:1459
Date:2014.03 |
揭秘悲鸿画马 悲鸿的真迹,在国内收藏最多的还是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有1200多幅。 他对马、狮等动物的每根骨头、每块肌肉的形态以及伸缩变化都有精深的了解。 悲鸿从来不用现成的盒装墨汁和宿墨,都是用上好的墨块,我帮他研磨出来的。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约访,3月20日,成都商报记者终于与...[详细内容]
|
|
黄苗子:沈从文书法纯任天然
Hits:1475
Date:2014.03 |
苗子、郁风夫妇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与沈从文就一直有着密切往来。沈从文不止一次向他们讲述当年郁达夫对他的帮助。1923年,独自漂泊北京开始闯荡文坛的沈从文,在生存艰难之际给郁达夫写信吁请关注和帮助。此时,来到北京的郁达夫住在哥哥郁华——即郁风父亲——的家中。沈从文没有想到,郁达夫收到信之后...[详细内容]
|
|
冯远:文化投入应花在“刀刃”上
Hits:1472
Date:2014.03 |
作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委员每年要组织、参与不少学术文化活动。去年,就是2013年,他和中央文史馆的资深馆员、文化学者们陆续赴多个地区考察文化建设,谈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他所感尤...[详细内容]
|
|
霍春阳:回归就是前进
Hits:1457
Date:2014.03 |
本报记者 赵志成 特约记者 赵峥霍春阳 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现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记者:霍老师,您好!大家对您的了解,缘于您早年与孙其峰先生合作的巨幅作品...[详细内容]
|
|
邵大箴:他不回避他的艺术要走向市场...
Hits:2020
Date:2014.03 |
首先,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齐白石先生在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上,处理得非常好。他接受文人画的传统,又不囿于文人画的传统,敢于在文人画的传统基础上创新,他对传统绘画艺术家的尊重,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在艺术上他没有亦步亦趋地走这些...[详细内容]
|
|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Hits:1524
Date:2014.03 |
我关注“画派”已有些时间了,并非心血来潮,所批评的只是一种现象,非针对某个画派。现在社会对画派的误解主要有三:将繁荣地方美术等同于打造画派,将画派等同于画会,将打造画派理解为文化期货投资。 多年前我曾撰文,认为画派虽然存在,但有地方特色的画派已经少见,在“地球村”年代,地方画派...[详细内容]
|
|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Hits:1436
Date:2014.03 |
夏硕琦 很高兴参加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这我还是第一次参加专题的指墨画展。我记得看过关于唐代张躁的指墨画的技术,好像就当时张躁做指墨画的时候,那个激动的情景,最后技术人的感叹,好像是我记得有这么两句话,非画也,真道也。在唐代为什么会有中国这么一个独特的指墨画呢?我没有答...[详细内容]
|
|
旅法女油画家:带着文化使命出来
Hits:1403
Date:2014.03 |
“有人问我,在法国这么多年,作品中为什么一直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我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画家,是带着(传播)中国文化使命出来的,有责任和义务传播中国文化。”今年43岁的旅法女油画家王俊英,3月8日在湖南长沙个人画展上对中新社记者说。 王俊英祖籍辽宁大连,自幼受父熏陶,常常临摹达芬奇、梵高...[详细内容]
|
|
政协委员建议濮阳市申办中国书法名城...
Hits:1422
Date:2014.03 |
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中国书协会员、濮阳市女书法家赵伟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濮阳市申办“中国书法名城”。 赵伟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为了进一步挖掘古代书法遗产在当今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决定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申办并命名“中国书法...[详细内容]
|
|